据公开资料
截至8月31日,A股上市公司中报全部披露完毕。在河南67家上市公司中,最能赚钱的按照盈利从高到低的排列,分别是,双汇发展、洛阳钼业、宇通客车、许继电气、中原高速、华兰生物、中信重工、豫能控股、平高电气、郑煤机。
本报记者刘方
河南A股上市公司中期业绩盈利前十排名
单位:元
截至8月31日,A股上市公司中报全部披露完毕。在河南67家上市公司中,最能赚钱的双汇发展是唯一的一家“十亿元”级别的盈利,绝对领先于其他9家企业。
2014年上半年,双汇发展主营收入210.4亿元,同比增3.6%;净利润22.91元,同比增30.0%,生猪屠宰767万头,同比增21.8%。
“影响公司业绩的三大因素(新品推广、肉价水平、海外因素)目前运行在不同阶段,共振仍需时日。海外因素虽发生积极变化(万洲国际完成上市,俄罗斯可能大量采购中国肉制品),但万洲市值水平相对较低,双汇发展的估值修复空间有限;新品方面,集团上市后管理层精力将回归到新品推广和史密斯菲尔德在中国业务拓展上,下半年旺季或有超预期因素出现;肉价上行制约下半年利润快速增长,但三、四季度的同期基数是前高后低,对四季度影响将更为明显。”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刘鹏说。
同时,双汇发展的小伙伴万洲国际亦发布中期业绩。其总营业额增长219.6%,至105.4亿美元,经营利润增加147.7%,至8.15亿美元,肉制品的经营利润增加91.7%,至5.75亿美元,生鲜猪肉的经营利润增加205.6%,至1.65亿美元,生猪养殖的经营利润增加56倍,至1.7亿美元。
万洲国际董事会主席万隆对记者说:“一年前,我们与史密斯菲尔德实现策略性合并,到2014年上半年,双汇发展与万洲国际都有了强劲增长,为双方协同效应的推进打下坚实基础。凭借中、美两国的管理团队卓越的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了两地业务的盈利能力。”
万隆补充说:“我们会把握中国行业整合及消费升级所带来的机遇,并做好准备,充分把握商机。同时,我们的美国业务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将通过自然增长和合并带来的协同效应,继续创造价值。”
而对于双汇发展的下一步,其高管对记者说:“调整结构上规模”是其基本思想。
“第一个是‘规模调整’,公司目前肉制品产量全球2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下一个目标十年努力达到400万吨,除了不断推出新产品之外,我们希望下一代是吃双汇产品长大,如同80后、90后是吃双汇火腿肠长大的。屠宰环节由于地方保护比较严重,规模发展速度受限但空间很大,预计未来随着法律的完善与健全,地方保护会被打破,潜在增量贡献可能会超过一倍。”
即使是杀猪卖肉的古老行当,双汇发展亦不能无视电商的发展,在其高管与长江证券的交流会上,其高管提到肉制品上量的具体措施时说,“我们下一阶段会成立专门的品牌部负责外部营销方案的设计,比如广告升级等,也会和一些营销公司进行合作,公司目前就在和乐高公司在合作(帮助莫斯利安做策划)。也会组建专门的低温营销团队,在基建上来之后着力解决低温上量和开发新产品的问题。另外,会利用公司现有的强大物流体系开发大电商渠道,方案还在完善之中。”
双汇日赚1273万元,正考虑“触电”
双汇发展赚了,养猪企业却赔了
有意思的是,在杀猪的双汇发展上了盈利榜首位同时,养猪的牧原股份以8045万元的亏损,排在河南这张成绩单的倒数第四,而养猪的雏鹰农牧以1.47亿元的亏损,排在成绩单的倒数第三。
这充分说明“史上最寒冷猪周期”对养猪和杀猪企业的影响。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双汇的产业链涵盖从养殖到餐桌,而其肉制品的盈利能力较强,其对抗周期的能力也较强。在2008年猪价飙涨的时候,双汇发展的净利润增长仍然有24.38%。
当然,猪周期同样对双汇发展的成本盈利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从双汇发展半年报中可以看出,因猪肉价格大幅反弹,综合毛利率从一季度的高位水平环比回落0.6个百分点至21.5%,下降显着。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第二季度以来,为什么双汇发展、雏鹰农牧、牧原股份的股价涨跌与中报相背离—双汇发展业绩大牛,但股价走低;雏鹰、牧原业绩难看,但股价持续上扬。无他,股市炒的是预期。
双汇发展已预计到下半年猪价的涨势,“下半年猪价预计会上升,年底估计会升到16元/kg左右,而美国的猪价会降到9元/kg左右,从而下半年公司会逐步扩大对美国猪肉的进口,香港的贸易公司目前已经做好进口准备。公司也已经做好准备,迎战明年的高猪价。预计明年猪价是高价期,不会太低,可能均价在16元/kg左右。即使整体的成本上升,公司通过扩大规模,仍然会保证盈利能力。经过测算,美国的猪总产量减少1%,价格会上升3%;产量减少2%,价格会上升5%;产量减少5%,价格会上升10%。”其高管说。
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后,史密斯菲尔德900万头的生猪出栏量给了双汇发展“对抗”猪周期的底气。
万隆说:“万洲国际拟在其垂直整合的全球平台上,把协同效应发挥至最大。我们将继续运用灵活的策略,在最佳的贸易时机增加史密斯菲尔德到中国的生鲜猪肉出口。目前我们已在中国21个史密斯菲尔德冷鲜肉超市专营店上出售‘史蜜斯’品牌优质冷鲜猪肉,我们将利用这一成功模式,快速进行扩张,把专营店拓展至主要一线及二线城市。”
万洲国际同样受益于史密斯菲尔德与小伙伴双汇发展的协同效应。
万洲国际年报显示,2014年上半年,万洲国际生猪出栏量由去年同期的15.8万头增加至900万头。生猪出栏量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收购史密斯菲尔德。2014年上半年,万洲国际养殖业务的营业额因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由去年同期的700万美元增加至2.47亿美元。中国生猪养殖业务的营业额由去年同期的700万美元减少57.1%至300万美元。2014年上半年,史密斯菲尔德为万洲国际的生猪养殖营业额贡献2.44亿美元。
生猪养殖的经营利润由去年同期的30万美元增加至1.7亿美元,主要是由于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中国业务的经营利润由去年同期的300万美元减少到低于100万美元,主要是由于2014年上半年国内的生猪价格下跌。2014年上半年,史密斯菲尔德为万洲国际生猪养殖的经营利润贡献1.7亿美元。
双汇和食企小伙伴们的资本局
双汇发展上市,历时已经15年。但从580万元的亏损到今天的近千亿市值,双汇用了近30年的时间。
在双汇内部,将其自身的历程总结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84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企业主要是求生存。“屠宰业搞出口分割肉、屠宰牛、宰乳猪、宰兔等多种经营,完成初级的积累。”第一阶段由1000万元销售收入做到1个亿,员工600人。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的最后10年,企业主要是“定方向、求资金”。这个时期双汇完成了发展战略的定位和发展资金融资:战略定位上,完成工厂制向公司制转变,由单一厂向集团运作转变,由初级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卖猪白条向细分割转变,并开创中国的新词汇—冷鲜肉;融资上,累计完成引进外资、证券融资等共10亿元。
1992年2月10日,双汇第一支火腿肠问世,当年的产量仅有1万吨,到2000年发展到了60万吨,“火腿肠”与双汇几乎画上等号。
在经历这两个阶段后,2000年,双汇销售达到60亿元,奠定了双汇在肉类工业的竞争力。
从2001年至今,双汇进入“求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双汇的年均增长率达23%以上。
1999年,双汇率先把“冷链生产、冷链销售、冷链配送、连锁经营”的肉类加工营销模式引入我国,开创了中国肉类品牌,改变了中国屠宰业“一把刀杀猪,一口锅烫毛”的旧传统,推动了我国肉类加工行业的变革和技术进步。
从2001年开始,在万隆主导下,双汇先后从10多个国家引进了4000多套先进生产设备,从屠宰到肉制品加工,包括国内第一家引入冷鲜肉的屠宰线。
至今,双汇发展已经在全国13个省市建有24个肉类联合加工基地,公司每年消化2000多万头生猪、70多万吨鸡肉、6万吨植物蛋白,年转化800多万吨粮食,带动农业实现产值400多亿元,促进200多万农户增收30多亿元。
如今的双汇,已经从一家偏安一隅的小肉联厂发展成为亚洲第一的肉类联合加工企业。
从外面看来,这是一条平滑向上的曲线,但在双汇内部员工看来,这却是一条充满艰辛曲折的连续创业之路,“我们经历了1991年的东欧剧变,1994年的银根紧缩,1998年的金融风暴,2003年的SARS考验,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经历了价格战、市场战、广告战、质量战,这20多年,无论企业是一个小厂还是肉类工业的龙头,我们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双汇的经历,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而在2013年9月26日,万洲国际完成了对史密斯菲尔德的惊天收购后,万洲国际的上市同样经历了第一次折翼、第二次功成的波折。
双汇发展的河南小伙伴同样在资本市场上动作多多。
今年1月28日,牧原股份在深交所挂牌,成为河南第二家上市的养猪企业。4月22日,科迪乳业进行了预披露。
去年6月27日,中国概念股众品食业公司宣布,已完成私有化合并交易,所有普通股将被取消,转化为每股13.5美元的权证。
去年6月28日,三全食品发布公告称,已经获得龙凤食品100%股权,并已经支付龙凤食品股权持有者亨氏各方1.59亿元人民币。
毫无疑问,当今,一个企业的发展,除了自身做好经营之外,上市、重组、并购等资本手段不可或缺,而河南领先的食品企业,更是借助资本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