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七月,中国生猪业已经度过“猪周期”低迷时段,开始稳步上涨,业界对后期猪市看好,有望攀上高峰。这次亏损期历时7个月,号称15年最严重,很多散户不堪重负纷纷放弃养猪,投身到其他行业,大家都知道“猪周期”肉贵伤民、猪贵伤农,无论何时受伤的都是平民老百姓。
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猪周期”
自 然界中存在许多周期,我们熟知的钟表、四季、潮汐都是周期现象,猪价在一个时间段内循环跌涨也促就了“猪周期”。从九十年代到现在,中国社会已经经历了六 个“猪周期”,所谓“猪周期”,就是一个完整的上涨和下跌过程,一般两个谷底夹一个谷峰。93年,中国生猪业开启了第一个“猪周期”,从开始到高峰,再到 结束,经历了三年时间,从此,猪市就如中了邪一般,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最新一期是从2010年持续到现在。从往期可以看出,“猪周期”时间存在不稳定 性,且有拉长的趋势,一般3-4年为一个周期。目前来说,猪市已经步入第六个周期尾声,且极有可能进入下一个“猪周期”。
面对“猪周期”如何全身而退
走 出“猪周期怪圈”是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现在很多规模养殖户对“猪周期”已经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众所周知,中国的生猪散养比例占了80%,绝大多数的散 养户不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理性对待猪价跌涨,盲目追涨惜售、恐跌滥杀,且没有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一旦市场大幅波动下跌,猪农们都叫苦不迭。偌大的猪 市,想要摆脱怪圈又谈何容易,其波及的方面广泛,生猪生产产量不稳定;标准化规模饲养程度低;疾病导致供应减少、推动猪肉价格上涨;生猪生产周期较长、途 中难改变;饲料、人工、仔猪成本高等一系列因素,都是导致中国生猪业出现多次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那么走出“猪周期”是不是全无可能呢?中国 人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就是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放眼我们经历的“猪周期”,从中也能从中找寻出一些特性,存在几个“待破解”。首先,前面提到的中国存在的散养 户居多,如果规模养殖户的比例增加,那么猪价的波动就会降低,产业风险也将可控;其次,养殖户要加强“猪周期”意识,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想要安全的度过“猪周期”,一定要善于把握市场行情,做出正确判断,不要盲目跟风;再者,国家相关部门市场调控非常重要,其实,无论是“猪肉养殖利润少” 还是“饲料价格不断上涨”,都在市场调控范围之内。政府科学引导生猪生产走向均衡生产、有效供给良性循环轨道,防治生猪生产出现较大周期性波动,这样做既 能保护好饲养户的积极性,又能维护市场基本稳定。像往年政府都有采取一些列措施来应对“猪周期”,虽然效果不一,业界的评论不一,但是不难看出,市场调控 若摆好方位,取得的成效是喜人的。如今,有多数养殖户抵制政府出面干预猪价,认为政府出台的政策只会越弄越糟,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毫无疑问是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现在农户却对政府失去信心,这不得不引起反思,是不是有关部门的懈怠导致了如今市场调控成效甚微呢?若能根据“猪周期”走势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方 案,或许平衡猪价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就目前来说,这一轮“猪周期”进入尾声,根据“猪周期”定律,价格上涨是趋势,猪农会补栏加大规模,母 猪存栏量增加、供应量随之增加,猪价势必又会重新进入低谷,开启新一轮猪周期。难不成猪农们好不容易等来的“香饽饽”还没捂热就要扔啦?趁此时价格尤处于 上升缓冲期,散户们应把握生猪存栏量,切莫为了贪图一时之利随意补栏;同时,要努力完善养殖场,逐渐向规模化、科学化靠拢;很多散养户还在凭着旧时的饲养 经验,小编想说,“猪还是那个猪,猪市却早已不是当初的猪市了”,现在高科技信息化技术已经覆盖全球,咱们猪农也应该高大上起来,利用网络了解猪市信息、 价格走向,防范于未然;当然,也希望政府能出台市场调控方案,引导生猪均衡生产。
“猪周期”的冲击对猪农伤害非常大,远不是“亏损”两个字 能表达的,猪价暴跌意味着猪农长时间的努力都白费,赚不到钱便罢了,还有可能倒贴,无论身心都非常疲惫。现在猪价开始回升,也算给猪农们一些安慰了,想要 走出“猪周期怪圈”,必须有路牌指引方向,一通乱冲乱撞只会头破血流,但是等待路牌出现需要多久?几年还是几十年,这些都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