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举措,在正式出台前有必要同步推出相关配套细则与指导方案,以免因仓促出台而遭遇实施难的被动境地。
深圳日前启动了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试点,福田区率先展开。一周时间过去了,虽然一些摊档已经开始销售生鲜鸡,但仍有一些摊档在卖积压的活禽。按照有关部门的说法,活禽停止销售的具体日期并没有确定。
之所以要求停售活禽,主要是出于卫生安全考虑。来自国内外权威机构的证据显示,活禽市场是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关键风险点。再说,宰杀现场每日积聚大量污水废物,也对环境构成了污染。在一些发达国家那里,活禽产品也是不进入零售环节的,市场卖的鸡、鸭、鹅等,都是经过政府认定的屠宰场宰杀后以冰鲜品的形式出售。
显然,推进活禽停售和生鲜上市,是一件利民的好事,也符合国际惯例。但从试点一周所产生的某种程度上的无序来看——有媒体报道,福田某菜市场被疑为应付考察而连夜改造家禽档口,引起争议——一项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举措,在正式出台前有必要同步推出相关配套细则与指导方案,以免因仓促出台而遭遇实施难的被动境地。
喜食现场宰杀的活禽是许多人长期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如果能就活禽停售更充分地征集公众意见,不但有助于完善细则,还可能经过公开讨论后达成更广泛的观念共识:这样的传统饮食习惯正遭遇显著的生物安全风险冲击,有必要在某种程度上为公共安全而让渡。
此外,从外地的实施经验来看,冻禽代替活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难以简单地一刀切。能否增设必要的弹性空间,或者效仿香港,在禽流感高发期对活鸡销售进行严控,高发期过后再逐步放开等,都值得继续关注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