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7月1日)起,浙江11个市的主城区全面禁止活禽交易,市民们将迎来“杀白”上市的冷鲜禽类。《浙江省活禽交易管理办法》明确,从今年7月1日起,浙江各设区市主城区活禽交易将永久关闭,这意味着,持续多年的活禽交易时代在浙江结束。
“杀白”上市指的是对活禽进行定点宰杀、脱毛处理后再进入市场交易的供应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避免活禽运输、交易、屠宰过程中与普通市民接触,有利于禽病防控。
关闭活禽市场的直接原因是去年以来H7N9禽流感在浙江多地肆掠。过去一年,浙江省成为H7N9禽流感高发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一度位居全国第一。为有效防控疫情,浙江不少城市都曾临时关闭活禽交易,但关闭、重启市场带来疫情反复,因此该省决定永久关闭设区市主城区活禽交易。
除了关闭设区市城区活禽交易,管理办法强化了对保留交易场所的消毒要求:活禽交易市场每天要对活禽交易、宰杀区域以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对废弃物和死禽进行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市场连续经营不得超过10日,每月休市不得少于3日,休市期间要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毒。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农业部门已在推广标准化健康养殖方式,定点禽类屠宰、保障运送和销售,制订冷鲜家禽产品溯源体系等方面工作,积极试行机械化、规模化的“杀白”上市机制,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
浙江省家禽产业协会提醒消费者,购买“杀白”禽类时,要查看其是否具有“一证二标”,即检疫合格证明、检疫合格标志和产品标识。检疫合格证明盖有检疫机构的检疫专用章和官方兽医签名,为一批一证。检疫合格标志和产品标识,消费者购买时直接可以看到。
活禽消费是我国市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因而取代活禽的冷鲜禽类能否取得市民认可仍有待检验。浙江省家禽产业协会专家表示,在冷鲜禽推广前期,经营者和消费者对新生事物易产生质疑,需要一个接受和认可的阶段,但从长远来看冷鲜禽类产品的交易将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