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广禽业企业及部分地区禽类协会向农业部、中国畜牧业协会提交《两广家禽业对广东推‘冰鲜鸡’意见及建议汇报》,呼吁 “冷鲜鸡”政策不能一哄而上,不要急转关停活禽销售,建议政府在冷鲜禽的政策上“缓”下来。
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副秘书长仇宝琴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两周前,我们以正式函件的方式将《两广家禽业对广东推‘冰鲜鸡’意见及建议汇报》呈报给主管部委农业部。这个报告反映的问题真实,政府号召推广冰鲜鸡,不能一窝蜂而上,需要有序推广。”
两广禽业企业及协会认为,两广黄羽鸡消费规模在16亿只,政府部门快速推进冰鲜鸡政策,可能会给黄羽鸡消费、养殖、产业冷链投资带来巨额负担。
仇宝琴表示,黄羽鸡做成冰鲜鸡成本增加,但价值贬值,需要主管部门慎重思考。
冰鲜鸡VS活鸡
5月5日,广州市开始试点家禽“集中屠宰、冷链运输、生鲜上市”。虽然截至目前,冰鲜鸡销量尚未见到明显起色,但政府推行冰鲜鸡的决心依然坚定。5月19日广东政府又称广东争取于2014年10月1日前在全省设区的市全面推行。
广西玉林水产畜牧协会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广西的黄羽鸡主要是以活禽运输的方式出售到广东地区,本地消费量不大。
广东地区饮食习惯主要是选择鲜活,追求鸡肉的独特风味和口感。上述报告指出,“冰鲜鸡”和活鸡虽都是“鸡”,但两者存在着巨大区别,两者的消费结构、消费者购买力、市场规模差异很大。而两广热衷购买和消费活鸡的习惯培育出了两广年消费16亿羽黄羽活鸡的市场规模。
与市场出售的白羽肉鸡不同,黄羽鸡饲养天龄在60-130天,品种特性决定了必须散养。上述报告指出:中国黄羽鸡年出栏43亿羽,黄羽鸡80%以上都是采取散养模式,如果推“集中屠宰、冰鲜鸡上市”,黄羽鸡肯定没有成本优势。
而“冰鲜鸡”在中国肉鸡消费中所占比重还很低。行业数据显示,2013年,冰鲜鸡大概只占黄羽肉鸡消费总量的4%-5%,占肉鸡消费总量的2%-2.5%,占整个禽肉消费总量的1.5%-2%。
仇宝琴表示:黄羽鸡消费区主要为广东、广西、上海、江苏、江西、安徽等地,黄羽鸡的市场规模与白羽鸡相当,各占50%。数据显示,白羽鸡产业1200亿元,黄羽鸡产业1000亿元;按每天的生产量计算,白羽鸡1600万只,黄羽鸡1000万只。
两广地区禽业企业认为,政府推动“冰鲜鸡”政策短期是消化不了这个庞大的基量的,如果全部关闭活禽交易,这必然造成严重的活鸡销售渠道受阻问题。一旦产销失调,整个两广家禽业旧伤未愈将再遭冲击。
而对于两广禽业的报告,广东温氏集团办公室人士表示:站到行业角度来看,这份报告是有一定道理的,希望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能对禽类行业发展给出好的发展意见。
企业的成本压力
两广地区企业和部分协会认为,活鸡变冰鲜鸡也就成了加工品,需要交17%的增值税,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投资厂房、设备、包装、广告等增长的系列成本以及各种看不见的渠道费用和税费,都会由消费者承担。
广东一家禽类养殖企业表示,广东零售市场上卖的3斤左右土鸡基本上是16-20元/斤, 屠宰后“冰土鲜鸡”售价起码要68-78元/只,折合一斤在29-33元,两者前后相差8元/斤左右。价格高必将影响消费量。
上述报告称,“冰鲜鸡”脱下毛价格涨幅超4成,必将让市民吃鸡成本大幅度上升,市民吃的“冰鲜鸡”只能用成本更低、长速更快的鸡来代替。
两广禽业行业协会认为,如果推“集中屠宰、冰鲜鸡上市”,黄羽鸡肯定没有成本优势,肯定只能转为成本更低、回报率更高的60天以下的速成黄羽鸡,这意味着以后80%以上黄鸡(34.4亿只)要封闭式工厂化养殖,按快速黄羽鸡一年出5批、一平方可饲养8-10羽计算,养殖土地需求量为10万亩。
而且封闭式工厂化养殖棚舍一平方要近200元,产业升级要掏出172亿元,而废弃闲置简易的鸡舍估值也近100亿,这可能是养殖行业无法承受的。
仇宝琴表示,这样黄羽鸡原有的价值也就贬值了。政府号召推广冰鲜鸡,不能一窝蜂而上,需要有序、有步骤地进行,这需要一个过程。另外,养殖企业也需要对现有的产品品种调整,这需要一个长达2-3年的育种培育周期。而要建设厂房、引进屠宰设备少则千万,多则上亿;配送冷链建设,设立中转仓储点,又需要一笔大投入。
而在养殖企业看来,现在根本没有钱来做这些事。仇宝琴表示,活禽交易要改变,政府部门需要加以引导,而对于推广冰鲜鸡,需要主管部门慎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