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我国禽产品出口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及对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20  来源:中国禽业导刊  浏览次数:291
核心提示:一 .我国禽肉进出口贸易情况2013年全国进出口禽肉及其制品108万吨,同比增加11.6%。其中出口方面,共检验检疫出口禽肉及其制品47.7万吨、17.4亿美元,同比下降1.4%和5.4%。出口熟制禽肉25.2万吨,出口生禽肉22.5万吨。进口方面,共检验检疫进口禽肉及制品60.3万吨,同比增加24.7%。日本、马来西亚和欧盟是我国出口禽肉的主要市场,我国熟制禽肉主要出口日本和欧盟。较为可喜的是,我国对欧盟出口的禽肉近几年一直处于增长态势,2013年出口欧盟禽肉2.48万吨。出口禽肉及其制品的主

一 .我国禽肉进出口贸易情况2013年全国进出口禽肉及其制品108万吨,同比增加11.6%。其中出口方面,共检验检疫出口禽肉及其制品47.7万吨、17.4亿美元,同比下降1.4%和5.4%。出口熟制禽肉25.2万吨,出口生禽肉22.5万吨。进口方面,共检验检疫进口禽肉及制品60.3万吨,同比增加24.7%。日本、马来西亚和欧盟是我国出口禽肉的主要市场,我国熟制禽肉主要出口日本和欧盟。较为可喜的是,我国对欧盟出口的禽肉近几年一直处于增长态势,2013年出口欧盟禽肉2.48万吨。出口禽肉及其制品的主要省份有:山东、广东、辽宁、深圳、河南、河北、北京、吉林、黑龙江、上海等,其中山东、广东出口量最大,两省禽肉产品出口总量约占我国出口禽肉及其制品总量的60%。进口禽产品主要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智利、法国、波兰等。产品主要包括冻鸡爪、鸡杂碎、鸡翼、鸡肉、鸡腿等品种,熟制禽肉制品基本没有进口。进口的主要口岸在上海、深圳、天津、广东、辽宁、江苏、山东、福建等地,其中前五个省市每年进口量为40~50万吨。

二 .出口禽肉检验检疫监管情况

1.原料养殖基地备案管理按照食品法规定,出口食品原料养殖场应当向检验检疫局备案,检验检疫局从2002年开始对出口肉类的原料养殖场实施了备案制。

2 .农兽药残留和疫情监控对于出口的禽肉产品,质检总局完善了农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及出口禽肉产品食品安全监控计划。通过检测发现,出口禽肉产品的质量问题仍或多或少存在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药残及违禁药物添加方面。

3. 出口加工企业备案对所有的出口食品,我国均设立了严格的备案制度。此外,大部分的进口国家对外来食品均设立了注册制度,因此,出口食品不仅要在我国备案,还需在国外获得注册资格之后才能顺利出口。我国对外注册的推荐工作由国家检验检疫总局负责。

4. 出口检验检疫包括微生物监控、部分感官指标检验等,特别是标志、标识的检验。

5 .驻厂兽医检验检疫制度我国特别在出口欧美的禽肉产品上设立了这一制度。

6 .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产品质量追溯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出口禽肉产品的追溯制度实施起来难度不小。要想对每个产品明确其养殖场、加工生产线、加工规模等,工作量较大,然而如果没有产品追溯,一旦出现问题,想要查清问题来源将非常不易。

7 .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制度我国专门成立了禽肉出口检验检疫协作组,以协作组的方式展开工作。

8. 诚信体系建设制度

三 .出口禽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 .质量安全问题仍未彻底解决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出口禽肉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出口禽肉的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但从日常抽检的结果及国外反馈的信息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微生物超标、药残超标、禁用药物仍有使用等,2012年全国出口禽肉制品检出不合格共22批,被国外通报的检出不合格的8批。这8批主要分布在日本、欧盟和韩国。部分禁、限用药物在少部分不法企业、养殖场仍然存在,时有检出。中草药中非法添加禁用药物的问题仍然存在。

2 .疫情疫病问题是制约出口的重要因素疫病疫情仍是制约我国禽肉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比如2013年的H7N9疫情等。为此国家质检总局联合有关部委积极开展对外协作与交涉,先后推动了熟制禽肉的恢复对欧盟出口、对美国出口。2013年美国农业部兽医局先后到我国抽检20多次,我国才取得了对美国出口熟制禽肉的许可,并且禽肉的来源必须来自美国认可的第三方,如韩国等。未来,我国在疫病疫情的控制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扎实细致的工作。

3 .关税壁垒和贸易技术措施影响不容忽视几乎所有的禽肉进口,包括我国,都是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保证产品安全为原则,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措施作为技术手段,以阻止其他国家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其中,发达国家对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非常纯熟,目前来说,这些技术手段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禽肉的出口。

(1)准入门槛高

一是基本上所有允许进口中国禽肉的国家都实施了注册制度,即进口国家必须要对我国的国家体系进行考核,认可之后才会进口我国禽肉。

二是对我国禽肉出口企业进行严格检查,其中美国、日本、欧盟的检查更为严格。

(2)技术法规、产品标准不断提高美国、欧盟对我国出口禽肉的屠宰企业提出了官方兽医的在线检验制度,每个工厂在原料进厂之前要有兽医检查,在屠宰过程中需至少3名官方兽医,分别负责体腔、体表和内脏的检验。2013年1月1日,欧盟实施了动物屠宰保护条例,对动物福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相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3)第三是直接用关税来调节进口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3年3月1日起,欧盟实施了1246/2012号条例,对中国禽肉产品实施特别关税制度,出口鸭肉增长了2000多欧元/吨关税,直接导致了2013年1~3月,山东出口欧盟鸭肉产品数量降低了16%。进口国对不同国家采取的关税制度不同,导致了我国禽肉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处于劣势。

4. 禽肉行业所处的舆论环境让人担忧,缺乏正能量媒体长期的负面报道,导致消费者对我们行业有缺乏了解,不了解我们如何保证产品安全,使产业陷入了被动局面。

四 .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1 .进一步完善监管,提升生产安全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假如我们行业本身“过硬”,谁也不能挑出毛病来。我们必须在完善标准建设的同时,构建覆盖从养殖到生产、加工环节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检验检疫局要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检验资源共享,主动融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的大局,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不法企业信息的通报,共同推进良好局面的形成。企业也要增强第一责任人意识,严格各项管理制度,积极推行禽肉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打造新型农产品出口模式。

2 .进一步完善贸易壁垒应对机制,提升应对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肉类产品的预警体系很不健全,预警的数据比较滞后。

3 .大力推进多元化市场建设不要仅仅对准部分已有市场,比如中亚市场等,其运输成本较低,利润相对较高。

4 .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比如,在开发新的出口市场时,单个企业的力量毕竟有限,通过行业协会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协会在引导行业内企业良性竞争方面,也应进一步发挥其有效作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