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生猪存栏数量为4.74亿头,出栏为7.16亿头,这个数字意味着,世界养猪总量的一半以上在中国,是不折不扣的猪肉消费大国。
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人都会记得,“有肉吃”的日子不是从来就有的。在布票、粮票、肉票、蛋票满天飞的票证年代,吃顿红烧肉、炖排骨打牙祭的日子,几乎是逢年过节才可能有的奢侈,而猪肉逐渐变成餐桌上的家常,则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猪肉的生产、消费印证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恢复时期
吃糠咽菜分散养殖近30年
从1949年到2013年,我国的生猪养殖大体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是恢复时期,二是快速发展时期。
第一阶段,可以从1949年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在这近30年的时间内,养猪一直被作为是农民家庭副业中的一种,其目的则是实现肉食的自给以及为农业种植积肥添料,此时期内的生猪,“散漫”地生活在中国从南到北广大的农村地区,住在千家万户的猪圈中。
在这一阶段,养猪还谈不上什么技术,各家有各家的养法,但在饲料上则比较一致,就是吃传统的青粗饲料以及农副产品,比如粮食加工中剩下的糠、麸、糟渣,拌上割自田间地头的野菜,甚至连人吃剩的食物残渣、刷锅水也不能浪费,统统倒进猪的食槽中作为饲料。
杂交选育新品种不断出现
在养猪被作为家庭副业,肉食品相对匮乏的年代,猪的品种主要以脂肪型、兼用型为主,比如中约克夏、巴克夏、苏联大白猪及各地方的传统猪种等。
在引进脂肪型、兼用型猪的同时,与各地的传统地方猪品种进行二元杂交,是当时主要的猪种杂交方法,目的是从中筛选出一些优良的杂交品种,来生产育肥猪。
1972年,“全国猪育种科研协作组”成立,在本着加强地方品种选育、积极培育新猪种的方针,有些地方还提出了一个“三化”的概念,也就是“公猪外来化、母猪本地化、商品猪杂交化”。
这一时期以后,一批新品种猪被培育出来,主要有哈白猪、上海白猪、北京黑猪、新金猪等。
伴随着新猪种的诞生,一些地区还推广了猪人工授精技术,以及尝试生产、销售配合饲料。
同时,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为猪病防病原则也在全国推广开来,全国性的兽医防疫体系逐步建立起来,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等重大猪疫病的流行。
发展时期
养猪模式转向现代集约型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后,到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生猪养殖快速发展的时期。
农家院中传统分散型养殖虽依然存在,但生猪的主要生产模式已完成向现代集约型的转变,集约化、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养猪,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1990年之前,在生猪年出栏占比中,以散养模式生产的生猪还占据大半江山,占比高达90%.1990年之后,全国的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则开始稳步攀升,2002年,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户)比重占到10.0%,而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比重则为27.2%.
到了2012年末时,全国生猪养殖场(户)达到5469.8万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占到46.7%,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比例则为68.1%。
虽然传统的户养还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散养户却在不断地退出,这为规模化养殖企业留出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瘦肉型猪全面取代“大肥猪”
生猪养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养猪技术较之前有了相当大的转变,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育种方向上,为了适应食品极大丰富后人们对猪肉需求的变化,原来所培育的脂肪型、兼用型猪,逐渐向瘦肉型猪这个新品种(系)转变。例如,在1980-1982年间,我国直接从原产地引进了丹麦长白猪、英国大约克猪、美国杜洛克猪和汉普夏猪,这都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此外,我国的瘦肉型猪育种、杂交也由此展开。
二是育种技术,育成杂交、级进杂交、品系繁育、后裔测定、同胞选择、活体测膘、BLUP等方法得到广泛使用,极大地推动了猪育种工作的开展。在此阶段中,我国先后培育出了三江白猪、湖北白猪、浙江中白猪等一批瘦肉型猪新品种(系)。
1985年,第一个种猪测定中心在武汉建立,标志着我国种猪选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流水作业养猪实现工厂化
伴随着养猪产业化的发展,几块砖头几根木头垒个猪圈,再弄个食槽子就能把养猪“事业”开展起来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由专业化养猪设备企业研制、开发的新型猪舍建筑材料、设施、设备以及相关产品,不断得到推广与使用。
目前,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装备的工厂化猪场,已经实行了标准化生产技术、流水式的生产工艺、适宜化的饲养环境,特别是引进开发了猪粪污处理设施,生产生物有机复合肥、建设沼气池等,对猪的排泄物进行粪污处理和再生利用,既减少了养猪对环境的污染,更提高了养猪的综合经济效益。
大猪小猪饲料可按需“定制”
“吃糠咽菜”式的养猪饲料也被生猪养殖工厂化所摒弃。
目前,全国的饲料企业已达10000余家。2012年,全国饲料总产量已经达到1.94亿吨,而新型养猪饲料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农户散养猪,无论大猪小猪,吃的基本是一样的食物,而新型养猪饲料则可按照哺乳仔猪、保育仔猪、育成猪、后备猪、空怀母猪、妊娠母猪、泌乳母猪、种公猪等不同的生理特点、营养特点和生产特点,生产系列化的日粮,满足不同的需求。
例如,目前已经研制开发出的猪代乳料、仔猪抗应激料、早期断奶料等高新技术饲料,显著地提高了仔猪的成活率。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养猪大国,生猪出栏率已由1978年的53.5%上升到2013年的150.9%.2012年,我国生猪存栏47592万头,达历史最高水平。2013年,我国生猪存栏4.74亿头、出栏7.16亿头,占世界养猪总量的一半以上。
猪肉屠宰与经营历史 (1949-2013)
第一阶段多头管理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生猪屠宰经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允许、鼓励个体屠商和私人商户,沿用传统屠宰方式从事生猪屠宰和肉品经营。1952年,国家对接收来的肉厂、蛋厂改扩建,对生猪屠宰进行规范,肉品质量明显提高,但商业、农业、工商、工业、外贸、铁路等部门都设有生猪屠宰厂,管理较混乱。肉品检验方面,只检胴体,不检内脏、头蹄,漏检严重。
第二阶段统一管理时期
1955年-1985年,是我国生猪屠宰统一管理时期。国务院于1955年8月做出“关于统一领导屠宰厂及场内卫生和兽医工作的规定”。这一时期,生猪实行统一收购、统一调拨,统一经营。建立了较完整的屠宰加工体系,保障了吃肉安全,但“三统一”影响了农民养猪积极性,猪肉市场长期处于紧张平衡状态,居民猪肉消费水平较低。
第三阶段放开经营时期
1985年,多数大中城市继续实行平价定量供应,直至1992年开始陆续放开肉类市场、购销价格,取消城市定量供应,取消财政补贴。1990年中国肉类总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肉类生产大国。但由于缺乏法制化规范管理,一系列新问题出现:个体屠商泛滥、流通秩序混乱;病害肉大量上市;机械化屠宰设施大量闲置;环境污染严重;税收大量流失。
第四阶段依法规范时期
1998年1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生猪屠宰管理步入依法规范时期,生猪私屠滥宰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猪肉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猪肉质量安全稳步提升,吃肉基本安全;以“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的理念、模式改造传统生猪养殖业,加快传统分散饲养向现代集约饲养转变,实现屠宰加工业与养猪业的协调发展。2013年,商务部的生猪屠宰管理职能移交到农业部。
问题与发展方向
一、现代化屠宰比重较低,屠宰场点数量多,规模小,条件差,设备落后,全国规模屠宰企业只占屠宰厂(场)总量的30%左右。
二、屠宰加工技术水平低,和发达国家相比,在赶猪、麻电、烫毛、刮毛、劈半、冲洗、测膘、计量、计数等自动化方面差距大,达不到国际市场产品标准。
三、产品质量安全性较差,生产安全猪肉的基础较薄弱,部分定点屠宰厂(场)行为不规范,极少数甚至成为制售病害肉、注水肉的窝点。
四、产品上市经营品种少,生猪代宰比重高达70%,造成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低水平重复,资源浪费严重,缺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