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电 2014年6月14-19日,在中国北京将召开“世界肉类组织第二十届世界肉类大会”、“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和“第九届中国国际肉类食品文化节暨第四节中国国际肉类分割技能表演”活动。随着近些年我国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重视,这次会议中的不少提案备受关注。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伟作客中新网视频访谈时表示,如今肉类食品价格涨幅很大,但属于合理范围内。
2011年由于猪牛羊肉等大宗品种减产、市场供求趋紧,肉价涨幅创历史新高。到去年年底,猪肉25.22元/公斤,牛肉63.01元/公斤,羊肉66.14元/公斤,涨幅很大。今年由于生猪供应充足,猪肉市场价格在低位运行;但是牛羊肉依然供不应求,市场均价涨幅较大。
面对肉类价格涨幅波动较大,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伟认为:“作为消费者最愿意看到的是降价,其实我们作为从业人员,既不希望它过分地涨价,也不希望它过分地降价,更希望它的价格在合理区间之内。比如说,从饲养、屠宰、加工到储藏、运输、销售等这些环节算下来,猪牛羊禽蛋的价格在什么价格空间是最合理的,消费者最能接受的。其次,由于我们从业人员对消费者宣传的太少,导致消费者对于肉类价格波动产生一定的不满,希望下一步加强对消费者的科普宣传,包括价格意识的宣传以及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
此外,近些年肉类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安全质量问题时常困扰着消费者,对此,陈伟秘书长解释道:“禽流感,去年年底农业部已经正式更名为H7N9甲型流感,因为它不是由禽造成的,而是飞鸟。但这件事,对于我国禽类产业来讲影响非常大,损失了几百个亿。目前来看,我们已经采取了适当的措施,例如,改变饲养方式、改变活禽交易的方式、改变销售模式等方法进行控制。现在通过我们工厂工业化的安全加工,出来的禽肉产品应该说是非常安全的。此外,我们也希望消费者尽快做到理性和科学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