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广州在四区82家农贸市场先行启动生鲜鸡试点,禁止出售活禽。然而,眼下的市场境况却令人忧虑。一方面生鲜鸡销量低迷,少人问津,一方面生鲜鸡档主夹卖私宰鸡成为公开的秘密,不少人“起早贪黑”卖活鸡销量可观。广州大力推行的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模式面临考验。
生鲜鸡取代活鸡,势必在市场上经历此消彼长的过程。如果此过程中阻力过大,政府监管和配套政策跟不上,很容易出现生鲜鸡有供应卖不动、活鸡黑市大行其道的尴尬胶着局面,这势必对市民生活产生更为复杂的影响,与政府开展生鲜鸡试点的初衷背道而驰,对广州10月份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开的冰鲜鸡供应工作计划构成挑战。
一些档主反映,试点区域内有不少档主夹卖私宰鸡,一些肉菜市场附近,天不亮就有人运了大批活鸡在路口卖,很快就被买光。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除了市民传统消费习惯的抵制,也包括生鲜鸡与活鸡的供应结构不平衡以及政府执法监管的不到位。如果相关部门在生鲜鸡试点的先期阶段发力不足、监管不严,不尽快对市场秩序大力整饬,非正常渠道的活鸡供应将消解市场经营者对生鲜鸡试点的信心,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将得不到保障。
具体来说,一是城管及工商执法部门应加大对活鸡地下市场的打击力度,整顿市场,消除隐患;二是尽快引入更多有资质的冰鲜鸡供应商,加大冰鲜鸡的品种投放,通过充分竞争降低冰鲜鸡的市场价格;此外,需研究小型养殖户和活鸡批发市场的退出机制或减产补贴方案,压缩活鸡市场,为冰鲜鸡大范围推开腾出市场空间。
冰鲜鸡带来的市场供需方式的转型调整深刻影响着广大市民,群众有抱怨、有意见,这是正常的,也是不能回避的。在试点初期这个关系到未来工作推进的重要阶段,倾听群众的抱怨和意见,随时改进工作,研究动态补充方案,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应有之举,也是当务之急。
生鲜鸡试点的成败与否,关涉消费习惯转变、市场结构调整和政府监管治理。这其中,政府监管治理尤为重要,不仅要打击试点期的市场乱象,更应该不断研究出台新政策、新方案,通过调控促进消费习惯改变,激发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