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如何提升生猪养殖规模化 消除“猪周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09  浏览次数:201
核心提示:生猪价格三年前一涨,三年后必有一跌。 从春节前一路走高,到春节后接连“跳水”,猪价再次搅动了生猪市场敏感的神经,大量散户退出市场,生猪规模养殖场(户)几乎都在赔本。5月份,全省生猪价格出现反弹,一周时间飙升至每公斤14元,但随后价格又出现回落,目前价格在每公斤13至13.6元。 猪肉价格“跌跌不休”,让饲养户大呼“伤不起”。其深层次原因在哪?如何避免“猪周期”,推动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稳定市场供应? 价格大幅度波动,养殖户亏损严重 日前,上高县一养殖户与笔者算了一笔账:今年1至5月,

生猪价格三年前一涨,三年后必有一跌。

从春节前一路走高,到春节后接连“跳水”,猪价再次搅动了生猪市场敏感的神经,大量散户退出市场,生猪规模养殖场(户)几乎都在赔本。5月份,全省生猪价格出现反弹,一周时间飙升至每公斤14元,但随后价格又出现回落,目前价格在每公斤13至13.6元。

猪肉价格“跌跌不休”,让饲养户大呼“伤不起”。其深层次原因在哪?如何避免“猪周期”,推动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稳定市场供应?

价格大幅度波动,养殖户亏损严重

日前,上高县一养殖户与笔者算了一笔账:今年1至5月,他养的生猪料肉比为4∶1,饲料成本为4×1.4×230=1288元,加上防疫费、水电费、人工费、利息1400元。他说,今年头4个月,他家一头生猪亏了300多元。

客观分析,受市场波动和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我省养猪行业处于全面亏损状态。

一 方面,生猪价格急剧下跌。从监测情况看,今年1月初的均价为每公斤15.6元,2月底均价跌至每公斤12.3元,3月底均价跌至每公斤11.2元,到4月 底跌入谷底,均价每公斤10.6元。今年头4个月,全省生猪价格跌幅高达32%。仔猪价格持续低迷,一直在盈亏平衡线以下。另一方面,饲料、劳力等养猪成 本持续上涨。玉米、豆粕等大宗原料价格高位运行,劳力成本上涨30%以上,生猪养殖成本达到每公斤14元左右。猪粮比连续15周低于5∶1,4月份出栏一 头肥猪养殖户平均亏损350元。今年1至4月,全省生猪养殖因市场大幅度波动亏损近20亿元。

生猪供大于求是本次生猪价格大幅度波动的主要 原因。受政策刺激和前几年高效益驱动,我省生猪养殖规模快速扩张,特别是正邦、温氏、万年鑫星农牧等集团化养猪企业都在快速扩大养殖规模,如正邦新建10 个大型猪场,增加母猪1.2万头。受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消费增长未能与生产增长保持同步;近年来国家进口猪肉及产品增长较快,加剧了国内生猪价格的 下跌。

生猪出栏量减少,部分养殖户退出

从去年底开始,面对生猪供大于求的巨大市场压力,我省生猪行业因势利导,生猪产业进入一个深度调整期。

—— 生猪存栏量下调。经过本轮市场波动,全省生猪存栏出现一定的下调。除集团化大型猪场按照发展规划保持稳定扩张态势外,中小规模猪场普遍调减了母猪存栏,加 快了低产母猪的淘汰速度,母猪结构得到优化。目前,全省生猪存栏同比下降2.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5.6%。

——生猪出栏量减少。当前,各地规模养殖场(户)的生猪出栏量普遍递减。今年1至4月,万年县出栏生猪29万头,同比下降2%;4月份,吉安县祥欣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出栏生猪1200头,环比下降20%。无疑,生猪出栏量的调减,将有利于缓解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

——养殖场(户)退出。在本轮生猪生产调整中,一批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成本高的养殖场(户)在市场竞争中劣势明显,由于亏损严重、资金短缺,正逐步退出养猪业。

专家指出,5月份出现的生猪价格反弹,主要是深度调整的结果。由于生猪产能调减,供求关系得到较大调整,供求矛盾趋于缓和。经过本轮深度调整期后,生猪产能将逐步回归至供需平衡上来。预计未来生猪价格总体保持上涨态势,但会出现小幅震荡。全省养猪行业将走出亏损状态。

积极引导生产,应对市场风险

如何提升我省生猪养殖规模化、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消除“猪周期”?这是我们要直面的一个大课题。

首 先要创新融资方式,加强信贷服务支持。这方面,万年县的做法是,组织生猪养殖企业合资注册成立“金猪担保有限公司”,公司向合作银行出具担保函,银行向养 猪企业按股本金1:5发放贷款,至今已累计担保贷款8亿元。在今年猪价低迷的形势下,县农商银行增加了2000万元的信贷额度,满足了资金需求。业内人士 建议,各地应积极探索信贷担保抵押新模式,破解生猪价格低迷时期养殖企业的融资难题。同时,可采取生猪养殖场(户)信用共同体贷款和场(户)联保贷款模 式,鼓励生猪养殖场(户)自由组合,采用联保的担保方式,满足贷款需求。

其次,要充分依托龙头企业,增强养殖场(户)抗击市场风浪的能力。 订单生产能提高生猪养殖的组织性、计划性,有效减少盲目生产带来的价格波动。如信丰、南康等地的“温氏模式”,上高、高安等地的“双胞胎模式”,由公司向 合作养殖户统一供应猪苗、饲料、兽药、技术服务,实行记账欠赊,养殖户只管养好猪,公司按生产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与农户签订合同,保底回收,保证了农户 效益。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公司根据市场行情灵活调整出栏生猪规模,规避市场风险。

此外,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抵御市场风险。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今年以来,各地一批标准化程度高、设施化水平高、管理精细的适度规模养殖场以其饲养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优势,成为此轮市场波动中亏损较小的生产群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