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猪周期”持续时间长,反复程度高。自2011年9月至今,猪肉价格一直在下降通道中运行,至今已经近3年。而且,就在市场预期价格底部已经基本确立的时候,猪肉价格又出现反复。
专家们对于此轮“猪周期”给出了不同解释,但是不能不承认,此轮“猪周期”给中国养猪业带来了很多变化。首先是中国养猪业结构的调整。目前中国规模化养猪比重已经达到30%以上,这大大改变了中国散户养猪占比过大的格局。正是基于此,有关专家认为此轮“猪周期”之所以漫长,是因为规模养殖比重的上升加剧了对散养户的淘汰,而养猪结构一旦调整完毕,将使养猪产业走上更加健康发展轨道。其次是政府松开了“有形的手”,把市场的还给市场。相佐证的事实是,近来虽然国家两次发布收储政策,但收储量只有6万多吨和8.8万吨,而往年此时已有文件或款项下发的能繁母猪补贴等政策,至今却未出台。
如何避免“猪周期”,迄今世界上没有灵丹妙药。至于“猪周期”何时出现拐点,也应当尊重市场的选择。但不管“猪周期”会出现怎样变化,都应当去夯实产业基础、整固产业链条,这样会减少“猪周期”的发生频率和带来的危害。
笔者认为,当前至少有两件事要抓紧做:其一是规范生猪饲养标准,提高国产猪肉的认同度。在中国遭遇“猪周期”下行压力的同时,国际猪肉价格却出现飙升行情。若我们能在未来的生猪生产中完善标准制定,严格按照规范生产,在国内产业遭遇风险的时候,就会有国际场面的较大抗风险回旋余地。其二切实加强生猪屠宰监管,真正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提振消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