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26天后,浙江省设区市主城区将永久性关闭活禽交易市场。记者从杭州市贸易局获悉,截至6月3日,杭州已有65家农贸市场完成了家禽区改造。根据计划,本月底这个数字将达到80家以上,9月30日前杭城所有农贸市场须基本完成相关改造。
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冷鲜禽时,最想知道哪些信息?连日来,本报记者随机调查了多位杭城消费者。“新鲜”、“安全”、“美味”,被受访者反复提及。
遗憾的是,目前,杭城农贸市场上能提供的杀白禽相关信息,还很有限。
所幸,有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冷鲜禽的相关信息标识等。未来,杭城冷鲜禽将戴上官方“脚环”,具备“一证二标”等,以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
调查 大家最关注是否新鲜、安全、美味
日前,本报记者通过QQ群、电话访问、街头随机访问等方式,询问了20位杭州市民。
“新鲜”、“安全”、“美味”,在受访的市民口中,被反复提及。
“最想知道市场或超市里卖的冷鲜禽等,是不是新鲜的。”家住下城区的王先生告诉记者。
类似的疑问,并不限于王先生。“我去买杀好的鸡鸭,心里总会想:这鸡新鲜不新鲜?有没有病?是不是病死鸡?这鸡杀了有几天了?离保质期的最后期限还有多久?”30多岁的白领江小姐告诉记者。她是一位母亲,非常重视食物的新鲜与否、安全与否。
江小姐等人告诉记者,如果杀好的鸡鸭不新鲜,那肯定不会买。
“我最想知道这鸡到底是几号杀的,保质期有多长时间?”家住九堡的金小姐担心鸡是好几天前杀掉的,冰了一段时间后,又当作新鲜的卖出来。
从本次调查来看,大约98%以上的受访者购买冷鲜禽时,都会考虑是否安全、新鲜。
还有约10%的受访者最想知道,冷鲜鸡的口味好不好。“如果是味同嚼蜡的鸡肉,即使再安全、新鲜,我也绝对不会买账。”吴先生等人告诉记者。
鲜美与否,对像吴先生这些比较热衷美食的杭城市民来说,是首先考虑的因素。
还有19%的受访者,表示最想了解杀白禽的产地、品种等相关信息。“最想知道它‘生前’是只什么样的鸡。”邵先生在一个叫“浙江省科技宣联络群”的QQ群里这样说。
而家住闸弄口的王先生等人则表示,最关心的信息是冷鲜禽的“产地、品种”。
未来 7月1日后,要看有没有“一证两标”
杭城禽类市场存在的“信息缺口”问题,未来将有望得到解决。
记者从杭州市农业局获悉,7月1日后,杭城市场上售卖的冷鲜禽都要具备“一证两标”。
何为“一证两标”?杭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证”就是检疫证;“二标”,设想是检疫标识和生产的检验标识。
“一证两标”的作用,就好比是冷鲜禽的合法“身份证”。通过这个“身份证”,消费者能明白——你所购买的冷鲜禽,屠宰前是否健康安全,“包括是哪里屠宰的,什么时候屠宰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几天、净重多少等老百姓所关心的相关信息”。
据介绍,7月1日后,杭城市场上每一只冷鲜禽的脚上,都将套有官方认可的“脚环”,脚环上要带有“检疫标识”等基本信息。
“杭州市定点屠宰厂出来的禽类产品,都应该带有‘一证两标’。”杭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肯定地告诉记者。
也就是说,以后你到市场上购买杭州定点屠宰厂生产的冷鲜禽时,只要认准脚上是否带有“两标”(检疫标识,和生产的检验标识),就能确认自己购买的冷鲜禽是否新鲜、安全等。
据农业部门介绍,7月1日后,通过“一证两标”等相关管理措施,杭城家禽定点屠宰厂生产的杀白禽产品,和生猪定点屠宰厂生产的猪肉,“从监管角度来说,是一样严格的”。
走访
现状一:分销凭证上看不到保质期
杭城农贸市场在售的杀白禽,能否提供足够信息?
记者先后走访凤起市场、翰林农贸市场等地,发现杭城大部分冷鲜禽摊位仅能提供一张写有检疫证明号码等内容的“分销凭证”。
以凤起市场摊位提供的多张“杀白鸡鸭”的采购分销凭证为例。在近似巴掌大的粉红色纸张上方,抬头写着“杭州市动物及动物产品分销信息凭证”,分销凭证上盖着“杭州华东家禽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销售专用章”。纸张下方,印着购货单位、品种名称、数量单位、生产地等填写栏。
记者注意到,大部分的分销凭证,除了“购货单位”栏上写着经营户的名字,“检疫证明号码”一栏填写着一串数字,品种名称一栏写着“杀白鸭”、采购时间等内容外,“包装规格”等位置却是空白。
杭州市农业局工作人员解释,分销凭证上的检疫证,“说明农贸市场上的家禽,宰杀前是通过检疫,没有病的”。
而对于消费者关心的保质期、屠宰时间等,在分销凭证上,根本找不到相关标识信息。
“市场上现在确实不能提供杀白禽的保质期、屠宰时间等更多信息。”杭州工商市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杭城仅限制活禽的交易,尚属“过渡期”,农贸市场在卖的大多是杀白禽,由于杀白禽没有标准和规范,“各种各样的都来了”。
前段时间,杭州工商部门曾对叶青兜市场、和睦市场等市场进行过引导。市场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天下来还没卖掉的杀白禽,建议他们不要再卖了。超过一天的最好处理掉。”但这不是强制性要求。
同时,工商部门建议消费者查看杀白禽的色泽,“如果还不放心的话,可以要求经营户拿出分销凭证,看一看经营户采购这批杀白禽的时间。”
现状二:企业二维码标牌信息少
过渡期内,一些涉禽企业自制了“二维码”脚环标牌。
在翰林农贸市场一家冷鲜禽摊位上,这种挂着二维码脚环标牌的杀白鸡,占总量的20%左右。
记者随机拿了几个二维码,用手机当场扫了一扫。其中一个跳出以下内容——抬头写着“温氏食品溯源系统”,下方则显示“溯源编号、品名、公司、查询次数”等,并附有“质量投诉”栏等。
但是,对于杭城市民想要知道的屠宰时间、保质期等信息,记者没有在二维码上找到。
“二维码的内容,还在完善阶段。”作为我省一家较早推出二维码的禽类企业,温氏集团浙江分公司总经理梁志勇承认,目前“有些信息不完全”。
今年1月,杭城禁止活禽交易后,温氏集团就在自家的禽类上开始挂二维码标牌了。梁志勇告诉记者,初衷是希望“让每只鸡有‘身份证’,让消费者更安心、放心地消费我们生产的冷鲜禽”。
但是,翰林农贸市场8号冷鲜禽摊位的摊主周长成告诉记者:“很少看到有消费者在购买冷鲜禽时,会用手机扫二维码。”对于一些受访的杭城大伯大妈来说,什么叫二维码、二维码怎么用……他们不太搞得懂。
而在杭州工商部门看来,“有二维码总比没有好,我们持鼓励态度”。
但是,杭州工商市场处相关负责人也认为,二维码好是好,对于一些大伯大妈来说可能不实用。“建议今后有更加直白,让老百姓一眼就能识别的产品信息标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