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起,广州市开始试点冰鲜鸡上市,但市场反响却一再遇冷。有媒体报道,不少档主采取降价、换包装等多种促销手段,仍遭遇“无人问津”的尴尬情况;而市场内,自宰光鸡却重回档口热卖,形成鲜明对比。
冰鲜鸡难以替代活鸡,不仅说明广东人“吃活鸡”的习惯根深蒂固,更反映出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对冰鲜鸡的信任缺失。
市民冷对冰鲜鸡,主要是担心影响食物的新鲜度和口感。广东人无鸡不成宴、讲究吃“鲜”,习俗的力量使得禁绝活禽成为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尽管媒体、专家、供应商等轮番表示,工艺上讲究、且一天内上到市民餐桌的冰鲜鸡,口感和现宰差别不大,但依然无法改变食客的心理感受。
另外,据数据显示,超过80%的H7N9病例感染来源是禽类接触或活禽市场暴露,其中活禽市场暴露感染的比例高达75%;近期监测数据显示,广州肉菜市场涉禽环境中,H7N9禽流感病毒的污染市场阳性高达60%,禽类档口污水、砧板、脱毛机、地面中均受到H5N1、H7N9禽流感病毒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少专家表示,人禽分隔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防止人经活禽传染禽流感的方法,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推广冰鲜禽类上市。
虽然冰鲜鸡上市已是大势所趋,但不少市民表示:通过活鸡的眼睛、毛色、鸡爪可以判别一只鸡好不好吃,但冰鲜鸡却无从判别,更难以辨别是否有病死鸡。对此,政府似乎不能光抱怨老百姓觉悟不高、不配合。除了传统消费观念难以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打消存老百姓心中的食品安全信任尴尬。
这种信任尴尬还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知道垃圾围城,你可以建垃圾焚烧厂,但别建在我家附近,因为我不相信你的排放是达标的;我知道按标准建设的PX项目没有危害,但别建在我家附近,因为我不相信政府选出来的企业会安全生产,不相信政府会对其严格监管、严厉追责。当然,这种尴尬也可以是,我知道推广冰鲜鸡对防控禽流感有好处,但我还是想吃活鸡,不过别在我家楼下的市场卖。
对政府部门来说,“行胜于言”。如何保证冰鲜鸡在冷链配送中的质量味道不走样,如何让冰鲜鸡的价格更便宜、品种更多样,如何监管好市场,尽快完善相关配套、补贴、培训,尽快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及供货商退出机制……把这些问题一一解决了,市民也许会逐渐接受冰鲜鸡,档主的生意也会跟着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