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连续看电视剧天下粮人,感触颇多,落到纸上,与大家分享。
剧中粮食厅长高远未雨绸缪,心系百姓,让人赞叹,对比而言,作为一名有20多年的肉鸡从业者,心里不是滋味啊。这几年党中央和国务院给农民办了很多好事,很多实事,免税还有补贴,可是轮到我们养鸡的有什么呢?
国家有中国畜牧业协会,也作了一些工作,但政府的职能部门做了些什么?对日益高涨的进鸡苗的热情有过善意的提示吗?对跌入深谷的毛鸡价格有明确的提示吗?有人说养鸡就和炒股票一样,可是炒股票还有股票分析师每天在分析哪!我们只是在几个网站和自己建的聊天群里搞自救,难道这就是我们鸡民的应有的悲哀吗?
国家有关部门没有对祖代鸡场的建设和进口祖代种鸡的配额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种源短缺,种蛋暴涨,竟然最高达4.20元/枚,天价!毛鸡价格最高5.10元,最低3.00元!
国家没有建立种禽准入制度,由于门槛较低,养1000----10000套种鸡和相配套的小型孵化场相应上马,比如在辽宁的沙河,河北的唐山,山东的昌邑和平度,鸡苗质量得不到根本的保证,尽管很多业主都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
我们国家的肉鸡产量(鸡肉)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加工能力却差距太大,出口太少,遭受技术壁垒让我们损失惨重,只有熟食品出口有一小部分,还不抵进口鸡杂的呢,这还不包括走私进口的鸡产品。外销的量很小,内销本应该在提倡白肉消费的时候形势好一些,但赶上猪肉涨价,饲料涨价,成本增加,加之通货膨胀的阴影,购买力相对下降,以致大肉食鸡的白条鸡市场售价(去内脏白条)30多元啊!国家对猪肉的调控导致猪肉价格有了很大的下降,猪肉消费又很快恢复到涨价前的水平,这样又挤走了一部分份额。
我们的养鸡行业有句口头禅---一年非典三年禽流感,肉鸡产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近两年来因为价格问题全国的家禽业就损失一千个亿!三四年的时间,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都做了什么?有我们能看得见的吗?
我们养鸡户自己承担风险,价格高的时候国家宏观调控,价格低的时候赔钱没有人问津,连最起码的养鸡保险都没有,国家的人民币升值影响我们的产品出口,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得到了什么?除了"辛辛苦苦整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以外,我们又得到了什么?
从辽宁的毛鸡高价到低谷,从山东的高峰到深渊,江苏浙江也在重复这个规律,还有目前变化着的河南肉鸡市场,我们的业内专家和学者们不想说些什么吗?本就脆弱的肉鸡市场和这个产业真的就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吗?非要等到都元气大伤,我们的职能部门才出来收拾残局吗?
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除了收管理费以外,还为我们鸡民做了什么?文件规定最高0.40元的检疫费,血汗钱哪!对于各地路桥收费站旁边的动检站或者叫分所,雁过拔毛,手续都全,交20---30元的消毒费,你就可以走,要不然你就等吧;河北阜城一个,根本不用消毒,交钱就走,山东临清一个,手续全,我要一箱一箱的查点鸡苗,都对,就说一箱是104只,多2只;山东陵县一伙,对没有禽流感指挥部证明的拉鸡苗的车扣住,要观察21天!可笑吗?这是我们看到的相关部门做的工作。在山东的很多养鸡场都挂了一个牌子,有镇里领导和镇畜牧站的领导的所谓责任人,我曾经问过,这些人来过吗?养鸡户笑了,又来过的,还有不认识的。来过的就问问一年出几批,一批养多少,每只卖多少钱,别的什么也没问。我明白了,他问的数据都是政绩的数据,因为他不问每只鸡赚了多少钱!
电视剧国家干部中夏市长的形象还在我的脑海里,天下粮人中的高远厅长的影子还是那么高大,我们鸡民有福吗?
我们在苦苦地等待着。。。。。。。。。。。。。
我们在苦苦的期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