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种形势下,禽肉制品如何赢得市场青睐,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是关键。为把广东省各地禽肉制品领军品牌的生产能力和商品辐射能力更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提升广东省禽肉制品行业的产业聚集力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推进产品工艺技术的创新改革。
广东省禽肉制品技术创新和发展交流会在梅州顺利举行,广东省禽类制品行业协会会长许学斌、广东省家禽业协会秘书长林敏、梅州食品行业协会会长潘惠标等出席了会议。交流会邀请省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及相关企业高管开展技术交流,并分享禽肉制品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
杨锡洪:研发核心配料,建立生产工艺标准是禽肉制品发展关键
广东海洋大学教授杨锡洪博士主讲禽类制品标准化生产及保鲜技术。他直指禽肉制品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他提出:风味禽肉制品核心配料的开发和生产工艺标准化 是发展的关键,要提高市场占有率,就要生产“高品质、质量稳定、安全可靠的产品”,并研发核心配料,建立生产工艺标准,变“作坊式”生产为“工业化”生 产。
此外,保鲜技术在禽类制品加工中的应用也尤为重要。杨锡洪说:目前,生产中主要的保鲜技术,一些 方法会影响产品的质构和风味,一些方法需要巨大的投资,一些方法处理量有限,一些方法易引发消费者的担忧。因此,禽类的屠宰、腌制、煮制、包装和杀菌过程 中,确定微生物控制关键工序,建立保鲜技术体系,才能开发出常温流通风味产品。
李汴生:严格参照国家食品标准 加强产品安全质量控制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李汴生教授则非常关注禽类加工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他对食品的危害(污染)物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他认为:食品危害的来源有天然存在 的、环境污染造成的、添加滥用造成的以及加工和贮运过程中形成的。 他认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参照国家鲜 (冻) 畜肉卫生标准、熟肉制品卫生标准等多项标准,进行产品安全质量控制,从而防范食品安全的隐患问题。
白卫东:调结构提质量 加快突破禽肉加工关键技术难题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食品学院院长、岭南特色食品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白卫东畅谈禽类食品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白卫东说:禽类包括鸡、鸭、鹅及野禽,国内市场的 禽肉以鸡肉和鸭肉为主,禽肉的消费在中国每年以 19%以上的速度增长,禽肉制品市场需求强劲,禽类,特别是鸡肉消费量持续增长,年人均消费45kg,几乎与红肉(猪肉加上牛肉)的消费量相持平。 我国传统禽类食品种类繁多,包括有酱卤、腌腊、熏烤、油炸制品几大类,深圳光明农场乳鸽、广州白切鸡、饶平盐焗鸡都是广东具有代表性的禽类制品,目前,省 内禽肉制品的产品结构现状是:整禽加工产品、普通产品、高温制品、初加工产品、餐桌食品多,但是分割加工产品、名优特产品、低温制品、深精加工产品、旅游 休闲制品仍然较少,需要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禽肉加工关键技术,白卫东认为:禽肉兽药残留及重金属检测、冻藏以及解冻、禽肉微生物污染等方面存在的部分技术难题仍尚待突破,他建议 提高保鲜储藏技术和建立产品品牌新营销模式,加大高技术人才引进,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
许学斌: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地方特色高品质禽肉制品
广东省禽类制品行业协会会长许学斌认为,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攻克和解决传统粤式特色禽肉加工行业存在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加快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 和应用,是禽肉制品行业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他提倡,促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咨询诊断、市场开拓及相关的技术服务,从而促进产业向规模大型化、产品高 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生产清洁化的方向发展。
朱宝寿:禽肉制品企业发展需互帮互持
梅州市食品行业商会秘书长朱宝寿表示:随着梅州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客家的特色美食也面临着走出去的创新和机遇。梅州作为重要的禽类制品基地之一,当地的 特色食品——盐焗食品也独树一帜,其中获得QS认证的肉制品企业有18家,但梅州肉制品企业的生产工艺、保鲜及包装技术还是相对落后的,销售渠道单一、品 牌宣传效益也不明显。他说:这些现状也说明了梅州是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我们在这次交流会收获了新的生产及经营理念,为梅州肉制品企业的生产技术、包装 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