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我市召开全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形势,突出重点,全面深入地组织开展好专项整治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翠云,市委副书记刘焕立,副市长满春重、韩建亭出席会议。
吴翠云在会上讲话指出,要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今年8月24日全市启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各级各部门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行动迅速,落实得力,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在充分肯定前段工作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少数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性能不稳定;部分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难度大;少数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监管存在空白等。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全力解决好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吴翠云要求,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德州实际,全面扎实地抓好整治工作。当前,要突出农产品质量整治这个重点,全面深入地组织开展好专项整治工作,用良好的整治成果迎接十月底在我省召开的全国农产品质量现场会。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养殖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药及兽药经销店、生猪定点屠宰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等重点单位的生产记录、检测设施、检测制度、进销货记录、人员配备、用药记录、有关证件及检疫、卫生等情况为此次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抓好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关键环节整治工作。通过整治,力争做到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乡镇级以上政府所在地的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乡镇、街道、社区的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10类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非法进口的肉类、水果、废物100%退货或销毁;出口食品原料基地100%得到清查;出口食品运输包装100%加贴检验检疫标志;县市区及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餐饮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进点屠宰率实现100%,城区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吴翠云强调,农业经济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产品质量关系到我市的对外形象。各级要高度重视,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规划好我市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针对当前的阴雨天气,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三秋”农业生产,要加快秋收进度,确保颗粒归仓;要适时抓好秋种工作,为明年的农业丰产打好基础;要积极进行引导,切实做好冬季蔬菜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刘焕立就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讲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