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田国彬:H7N9不许使用疫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0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47
核心提示:“H7N9目前是不能进行疫苗免疫的,现在研制H7N9疫苗是作为技术储备。”4月29日,在2014哈兽研。维科生物第八届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哈兽研”)研究员、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禽流感防控岗位专家田国彬的话让人生疑。H7N9不允许疫苗免疫田国彬解释,之所以说H7N9禽流感不能免疫,是因为H7N9禽流感不需要进行免疫,H7N9病毒感染禽是不发病的,不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再者,农业部也不允许进行(新牧网)H7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即使养殖场发生了H7亚型禽流

“H7N9目前是不能进行疫苗免疫的,现在研制H7N9疫苗是作为技术储备。”4月29日,在2014哈兽研。维科生物第八届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哈兽研”)研究员、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禽流感防控岗位专家田国彬的话让人生疑。

H7N9不允许疫苗免疫

田国彬解释,之所以说H7N9禽流感不能免疫,是因为H7N9禽流感不需要进行免疫,H7N9病毒感染禽是不发病的,不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再者,农业部也不允许进行(新牧网)H7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即使养殖场发生了H7亚型禽流感疫情,也需要根据农业部的要求,采取单纯扑杀策略或扑杀与免疫相结合的策略才决定是否应用疫苗及应用范围。

早在2013年4月就有消息传出,哈兽研陈化兰科研团队已在加紧研制专门针对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一厢在加紧研制,一厢又说不能免疫,这是何解?

“虽然目前研究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对鸡的致病力很低,但将来也有可能出现高致病性的H7N9,”田国彬表示,H7亚型禽流感病毒致病力有可能会发生变化,(新牧网)在国外就已出现H7亚型禽流感致病力变强的案例。之所以研制疫苗,并非现在要用,而是作为技术储备,如果未来发生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就可以积极防御。

田国彬还表示,即使高致病性毒株可能与现有的毒株不一样,当前研发的疫苗还是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力,但保护程度如何就不好说。如果病毒的抗原性没有发生变化,疫苗还是能够达到保护效果。如果发生变化,那就不太好用了。但现在的主要目的是把疫苗的生产工艺研究出来,未来即使(新牧网)种毒发生变化,也能够在短时间内研制出疫苗,所以现在研制H7N9疫苗是必须的。

H9亚型检出率最高

据哈兽研2013年禽流感病原监测结果,从中国20多个省份采集的30109份样品中(其中市场样品10333份,非市场样品19776份),H9亚型禽流感病毒检出率居首,共分离到810份;H3、H5、H6亚型禽流感病毒次之;而H1、H2、H4、H7、H8、H10、H11亚型禽流感病毒检出率较低,但亦存(新牧网)在。这表明我国禽流感病毒处于多种亚型共存的状态。其中,H7N9禽流感病毒非市场样品只检出2份病毒,分离到的病毒主要来源于市场,共分离到83份。

哈兽研在今年禽流感病原监测时也分离到多株H7N9禽流感病毒,且在1份鸭拭子样品中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与H5亚型禽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现象。田国彬强调,混感现象提醒我们进行诊断和病毒分离时一定要做得彻底,病毒混合感染在临床上易出现发病和死亡病例,如果只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就容易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以为H7N9禽流感病毒是强毒。通过对H7N9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研究发现(新牧网),H7N9禽流感病毒对鸡、鸭和肉鸽无致病力,病毒在鸡群中能够有效复制和传播,但在鸭和肉鸽中却不能。

在病原监测过程中,田国彬还发现,H7亚型禽流感病毒存在基因重组现象。据田国彬介绍,今年从吉林一养户的样品中分离到1株H7N2禽流感病毒,通过进一步分析表明,该毒株为一新型的自然界基因重组病毒,其HA基因来源于H7N9禽流感病毒,NA基因来源于H9N2禽流感病毒,(新牧网)6个内部基因与H7N9病毒的内部基因亲缘关系较近。田国彬表示,如果病毒基因重组是在养殖场中进行的,这就说明该养殖场内可能有H7N9禽流感病毒存在,这是比较麻烦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