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孝昌县各类畜禽规模养殖户有2259户,固定资产总投资达到6亿元。其中生猪规模养殖户1403户,资产投入35855万元,年出栏生猪46.02万头;牛规模养殖户279家,资产投入3565万元,年出栏牛3.62万头;羊规模养殖户48家,固定资产844万元,年出栏羊5.08万只;肉鸡规模养殖户91户,资产投入3039万元,年出笼肉鸡1102.72.万只;肉鸭规模养殖户147户,资产投入5455万元,年出笼960.92万只;蛋鸡规模养殖户131户,资产投入3478万元,存笼蛋鸡337.55万只;蜜蜂规模养殖户151户,固定资产投资338.79万元,年产蜂蜜837吨;2013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8.24亿元。2013年4月份以来,畜牧业相继受到H7N9禽流感和生猪价格下滑的影响,养殖户大面积亏损,畜牧业遭受巨大打击。
一、金融部门支持情况
一是信贷部门加大了对养殖业的调研力度,不断创新产品,将资金、政策用足用活,为支持养殖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二是信贷部门加大了与养殖户和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增强了对加大养殖业贷款投入的信心。
三是改进了金融服务质量,提高了信贷投入规模,为畜牧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二、畜牧业发展资金需求情况
(一)畜牧业发展资金需求特点
养殖专业户、养殖合作社、畜牧龙头企业资金需求特点:
(一)资金需求量大。养殖专业户、养殖合作社、畜牧龙头企业发展生产都需要大笔资金;
(二)资金运转周期长;畜牧业的生产周期和经营特点决定了资金运转周期长特点。
(二)规模养殖资金需求情况。
规模养殖户运营资金需求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发展生产需要资金。近年来,随着畜禽及畜禽产品价格逐步上涨,畜禽养殖效益明显,很多养殖户想扩大规模发展生产,但资金周转困难。
二是粪污处理设施改造需要资金。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规模化养殖已成为我县畜牧发展的主要生产方式,畜禽粪便污染日益严重,部分养殖场需要资金改造粪污处理设施。
三是标准化养殖场改造需要资金。部分养殖场生产条件比较落后,需要改造成标准化的养殖场,需要资金改造。
三、规模养殖筹资渠道。
规模养殖筹资渠道主要是一下四个方面:
一是通过银行贷款;二是争取项目资金扶持;三是政策性贷款贴息;四是民间借款。
四、存在的困难
一是涉农贷款规模小、程序复杂、周期短、门槛高,农户贷款存在求贷无门、贷款利率提高成本、贷款额度小无法解决实际需要等因素,导致农户“慎贷”。
二是贷款抵押物不足。由于银行贷款需要实物抵押,而农户和企业在发展阶段固定资产较少,再加上国家土地政策的调控,规模养殖户或企业虽与当地农户及政府部门签订了土地出让协议,但未办理正式土地使用权证,按照金融部门的规定,不仅此土地不能作抵押物,就是上面的建筑物也不能作为抵押物。因此,贷款抵押物严重不足,也造成了贷款难。
三是银企合作较差。一方面,不少企业管理者不懂得与金融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没有按金融部门的要求,定期向金融部门报送有价值的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个别的不按借款时限,到期还贷,金融诚信度不高;另一方面,金融部门主动深入企业指导、调查了解不够,对企业老板及生产经营状况发展前景不够清楚,“怕”字当头,没有很好地形成银企携手并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是银行贷款环节多。办理贷款需要担保、资产评估等有关手续非常烦杂,要求规定较多,到处求人办事说情,养殖户和企业对此望而却步。
五是信贷部门对养殖业风险过度放大,担心疫病、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养殖效益使农户“还不起贷”。
五、建议
1、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强化对规模养殖户和畜牧企业的信用观念教育,彻底消除逃废银行债权现象。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规范借贷行为,建立诚信制度,培养对养殖信贷的投放信心。建立不良信用行为公开曝光制度。定期不定期向各家银行通报不良信用行为。
2、改善金融服务方式。一是适当放宽养殖业信贷准入条件。畜牧企业自有资金少,无论是经营管理水平,还是经营效益水平,都难与大型工业企业相比,因此,适当放宽畜牧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进而降低信贷准入“门槛”,利于畜牧企业取得银行贷款,并加快其发展步伐。二是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对养殖业的金融服务,在保证办贷程序和手续合规合法的前提下,实行“一站式”金融服务,缩短办贷时间,提高办贷效率。三是丰富信贷产品。在服务畜牧业发展的金融实践中,除了直接服务农户外,积极探索推出多种畜牧业贷款联动发展模式。四是创新贷款方式。针对畜牧企业缺乏有效资产的现状,创新贷款方式,主动深入企业帮助指导企业搞好定期的财务申报,资信等级评定,投资风险分析,资产评估等工作,采取固定资产抵押、动产质押、企业联保、担保组织担保贷款方式和信用贷款方式,从而切实解决养殖业因担保难而不能取得各家银行贷款的问题。
3、加强融资环境建设。一是优化银企沟通环境。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银行和企业召开银企座谈会,优良项目产品推荐会,银行服务项目介绍会,信贷资金供需洽谈会,信贷咨询会等,为企业和金融部门牵线搭桥,搭建信息沟通平台。二是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建立以信用为基础,政府、银行、企业和担保机构四方合作的融资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下大力气解决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严重不足的局面,为畜牧企业融资提供宽松的环境。三是增加养殖业保险品种。建立以政策性保险为主的养殖业保险体系,化解由自然灾害、疫病风险造成的养殖业效益下降、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为养殖业金融信贷提供风险补偿,解决信贷部门“慎贷”问题。四是对养殖业实行优惠利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