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国内乳业市场出现恶性循环现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28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11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成本变化正在影响着全球奶制品行业的生产者,近期国际乳品原料涨幅惊人。但是在国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收奶价格上涨幅度却赶不上饲料涨价幅度,乳业市场出现恶性循环。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成本变化正在影响着全球奶制品行业的生产者。据英国的国家奶制品发展局数据显示,在去年一年时间内,英国的批发牛奶的价格翻了一番,而奶油的价格也上涨了23%。这些增长也出现在了澳大利亚,脱脂奶粉是奶制品加工的一种重要的原料,而在去年一年内,脱脂奶粉的价格从每吨1262欧元上涨到了3030欧元。
  同时著名的北欧Arla奶制品企业的奶制品价格也出现了很大的上涨,在上个星期,该奶制品工厂称,将不再生产瑞士多空奶酪,这也主要是由于原料价格过高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继续生产这种奶酪根本无法获利。而在亚洲和东欧地区不断增长的奶制品需求也是影响奶价的一个重要因素。澳大利亚的干旱是奶价上涨的起因,在今年年初,澳大利亚政府就宣布今年的奶制品出口预计将会下降了24%。
  但是,国内情况却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虽然养殖成本不断增加,但是收奶价格上涨幅度却赶不上饲料涨价幅度,致使奶农经济效益降低,日前,山西等地一些奶农已不堪重负,出现了杀牛现象。
  国内著名农业咨询公司东方艾格咨询公司总经理黄德钧表示,当前,无论是大规模的奶牛养殖户还是小规模的散养户,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都是饲养成本上升、原奶价格偏低造成的比较效益过低。有的养殖户因为效益低下,为减少投入,少喂料、喂次料,进而造成产奶量低,奶质量差、繁殖率低、奶牛可利用寿命低,结果是效益更低,形成恶性循环。
  据相关部门统计,上海市今年上半年奶牛生产呈现饲养数量、牛奶产量双下降的形势,预计全年奶牛将减少2000头。牛奶生产减量较大,已接近上海最低保有量的警戒线。安徽省6月底奶牛存栏3万头,同比下降1.6%,出现了近几年来罕见的负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郭建军研究员表示,针对目前国内乳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农业部贸促中心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准备到内蒙和黑龙江等地对奶牛养殖,以及乳品加工企业,以及乳品市场做一个深入的调研,帮助国家制定我国乳品产业,奶牛业的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规划。(安徽商务之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