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洮北区老科协年初以来组织畜牧业专家,先后深入到林海镇、平安镇等地,对送科技下乡和关于养羊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养羊业结构类型
1、 规模养殖型。一般在1000—2000只,多采用自繁自养相对封闭的生产方式。不外购羊,通过调整羊群,每年可以出售一定数量商品羊并保持适当规模。既可 降低养羊成本,又可防止疫病传入,有效保障生产安全,从而确保经济效益稳步增长。青山镇玉峰林场2013年养羊发展到1100只,创经济效益70余万元, 成为该场主导产业。
2、短期育肥出售肉羊型。通过收购可育肥羊,经过放牧或短期舍饲育肥出售肉用羊。平安镇辉煌村某养羊户,2013年分批 次售出育肥羊2000余只,创经济效益60万元。林海镇朱家村孙立君年出售肉羊200—500只不等,年创经济效益10万元左右,经过几年滚动发展,已经 成为村中的富裕户。在羊源充足的条件下,不失为创收的好形式。
3、千家万户分散养殖型。分布广、数量大,养殖数量约占全区养羊数量的85%以上,约30万只。此种类型设施简陋、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以户养50—100只为例,正常情况下,年可创收1—2万元,不失为创收的好项目。
4、 外供种羊型。引进良种羊,经过纯种繁育,选择后代,提供种羊。平安镇朱明林2010年在黑龙江省穆棱种羊场引进肉羊优良品种夏洛莱羊。几年来,向内蒙古、 黑龙江、洮南市等地输出种羊50多只,创收50万元。2014年初存栏25只,其中成龄羊18只,育成羊7只。以质论价2000—6000元不等,为社会 提供良种的同时,自己也增加收入。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扶持、指导和监督,尤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使良种作用在当地得到有效发挥。
二、问题探讨
1、关于加大良种保护、培育、推广力度。一个时期以来,全区畜牧业发展较快,但良种繁育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不能与之相配套。没有公益性专业良种繁育场,大量种畜靠外购或“串换”使用,品种混杂,品质无法保证。产品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
2、 关于小尾寒羊。就肉用羊而言,小尾寒羊的体型外貌并不理想,前躯不发达、后躯不丰满、四肢较高,肉用体型、产肉性能、肉品质量、风味均欠佳。产羔数量虽 多,但成活率不高。从多年观察中得到的经验,可以认为引入小尾寒羊作母本,与肉用品种公羊杂交,可以获得良好效果。引入小尾寒羊作为受体羊,进行胚胎移 植,加快培育新品种可以期待。
3、关于细毛羊。一是我国羊毛市场潜力巨大,毛纺工业发展前景广阔,靠进口羊毛作原料,绝对不是上策。二是作为曾经的细毛羊基地,发挥区域优势,继续抓好羊毛生产。三是超细型羊毛,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加快培育超细毛品种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4、关于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问题。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养殖,成为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瓶颈。改革经营体制,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者组织起来,建立养羊合作社、联合体,抱团发展,以补短板,破瓶颈,推动养羊业顺利发展。
三、建议措施
1、 政府主导,强化协调和服务功能。一是制定长短期改良计划,确定科学的技术路线,加快良种生产。二是按《畜牧法》规定,将品种繁育和改良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对良种实施补贴政策。对标准化养殖小区(场)的公益性项目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三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政府为主体、社会融资为补充的投融资机制。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一是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工授精站建设,保障工作和生活经费,调动人员积极性,增强服务能力,保证公益性服务到位有效。二是建立现代化的信息传输网络,逐步形成信息收集、整理上下贯通的传播系统。
3、科技兴牧,推动良种繁育科学发展。以提高科技含量为目标,促进畜牧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目的。
4、依法治牧。以《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等法规为准绳,加强生产、流通、销售全程监管,提高规范化、标准化、安全化水平。
5、抓龙头企业,拉动产业发展。龙头企业不足是制约畜牧业大发展的瓶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抓龙头企业建设是重点、是机遇也是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