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南漳县东巩镇立足 “三农”实际,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把创建畜牧强镇和发展生态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产业化程度得到了明显提升。全镇牛羊存栏分别是4300头和3.5万只,出栏分别达到3500头和6万只,新发展“1235”标准栏圈32栋,达到108栋,肉牛“165”模式5家,牛冻精配种罐点2个,种植牧草1000多亩。目前草食畜牧业已成为我镇农业发展中势头强劲、优势凸现的产业,为了把草食畜牧业培育成战略性主导产业,在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会后,镇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到县畜牧局座谈,共商东巩畜牧业发展良策。力争用5年时间,建立比较完善的良种繁育、疫病防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服务体系,草食畜牧业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今年乃至以后,我镇将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多措并举,着力营造发展环境
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推进合力 制订发展规划,出台扶持办法,拟订实施方案,将畜牧业发展纳入绩效考核,层层分解任务,逐级落实责任,强化督查督办。通过引进一批优良品种,推广一批适用技术,创建一批示范点,培训一批带头人,激发养殖热情,凝聚社会力量,加快畜牧强镇建设步伐。
2、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按照政府引导、大户带动、合作社牵头、银行支持、农户参与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草食畜牧业发展资金。
3、注重集成配套,强化科技服务 以设施技术为基础、良种技术为核心、饲草技术为支撑,加大品种改良、牧草青贮、秸秆利用、健康养殖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二、抢抓机遇,着力推进跨越发展
1、优化畜牧产业区域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区域分工、突出重点、集约发展的思路,以石佛寺、桂竹园、祝家湾、口泉等村为中心发展优质肉羊产业,以水坑、太坪、上泉坪、王家畈等村为中心发展优质肉牛产业,建立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产业群。实现一村一品,产销对接,发展有序,亮点纷呈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2、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坚持培育和引种相结合,加强良种繁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不断提高良种供应能力。加快牛羊改良站点建设,配套必要的设施设备,抓好牛羊杂交改良,切实提高牛羊良种化水平。
3、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步伐 按照“大规模、大带动;新技术、新机制;多渠道、多形式”的要求,抓好牛羊养殖、饲草加工、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动员张道先、周本军等有意向发展畜牧业的煤矿老板,建设年出栏千头牛、万只羊的养殖场。使之形成机制新、水平高、效益好、辐射广、带动强的龙头企业。
三、依靠科技,着力打造生态养殖
1、加大饲草资源开发力度 按照合理利用饲草资源,实现持续发展原则,扩大饲草种植面积,提高加工生产能力,抓好青贮设施建设,推广普及青贮饲料,加大秸秆的开发利用力度,加快实现饲草品种系列化、多样化,满足不同畜种、不同养殖方式的需求。以蔡维龙羊场为试点,推广“面包草”新型青贮技术。首先,引进与推广黑麦草、苏丹草、紫花苜蓿等高产牧草。其次,是大力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加大秸秆“三贮一化”(即青贮、黄贮、微贮、氨化)的普及面,逐步使秸秆处理达到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第三,开发和利用好糠糟、饼粕等蛋白质饲料资源。
2、加大标准规模养殖力度 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和粪污无害化。对新建规模养殖场进行合理选址,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环保治理。
3、加大科技推广普及力度 支持畜牧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快草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围绕良种繁育、秸秆加工、疫病防控等关键环节,推广普及人工授精、配方饲喂、青贮氨化、科学免疫等实用技术,尽快实现良种供应配套化、草料饲喂配方化、疫病防控程序化、圈舍建设规范化、饲养管理标准化,切实提高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