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传统观念里总是认为只有亲眼看到宰杀的鸡才是最安全可靠的,但人感染禽流感H7N9病例的发生使人们闻“禽”色变,全国多地先后关闭活禽交易市场,使爱吃鸡的老百姓也无从下“嘴”,因此,为了解决老百姓舌尖上的“鸡味”,大力推广冷鲜鸡上市是必然趋势,也是有效防止禽流感等疫病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何为冷鲜鸡?冷鲜鸡是指必须严格执行检疫制度的鸡经过屠宰放血、脱毛、去爪、去内脏后,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鸡胴体温度在1小时内降至0℃-4℃,然后分割、修整、包装,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保质期在7天内的鲜鸡肉。全程从生产到销售均处于0℃~4℃的新鲜鸡肉,有效阻止微生物生长与繁殖。口感和营养价值与活鸡宰杀相差无异、汁液流失少。
冷鲜鸡安全吗?很多市民心存担忧。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由于对活禽的健康状况不了解,容易误买病鸡或劣等鸡。相比之下冷鲜鸡更有优势:活鸡宰前就进行检疫验收,由具有兽医资质的检疫人员完成,冷鲜鸡的流通须经过动物卫生检疫部门检疫,出具检疫合格证明方可流通;工业化生产,确保质量安全。冷鲜鸡在屠宰、分割、包装和冷藏过程严格执行冷链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可得到保证;工艺优势保障营养安全。通过预冷与消毒处理的鸡肉,冷却排酸可具有安全卫生、汁液流失少、质地柔软有弹性、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全程质量控制、可追溯。通过利用冷链物流技术和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一体化冷链物流运作,确保产品可追溯;减少活禽交易,预防各种类型的禽流感的发生。欧美国家经过加工的肉鸡市场占有率几乎达100%。
冷鲜鸡与杀白鸡(热鲜鸡)、冷冻鸡主要有什么区别?
杀白鸡(热鲜鸡)是指刚宰杀好即供食用的鸡肉。杀白鸡(热鲜鸡)进货渠道不一,品质无法控制,若发生质量问题,产品质量难以追溯,没经过预冷与消毒处理,易受微生物污染,保存时间短。
冷冻鸡是指宰杀好的鸡胴体,经过-23℃以下低温冻结后,在-18℃库温的冷库中储存的鸡肉。冷冻鸡肉质干硬,香味淡,水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蛋白质随水流出,营养损失多,无法保证新鲜度。储存期过长的冷冻鸡肉纤维变粗,影响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