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增加的主要原因与食用禽类产品无直接关系。改变禽类的销售、食用模式,尽量往冰鲜鸡的方式上走,会逐步降低感染的风险。同时,多个领域专家和学者均认为,中国鸡肉行业迎来变革,营养丰富且更干净卫生的冰鲜鸡肉将成为首要消费选择。
禽流感传言令鸡肉蒙冤
春节过后,禽流感再次进入人们视野,让老百姓对食用鸡肉产生疑虑。各种传言甚嚣尘上,吃鸡肉、鸡蛋甚至穿羽绒服有可能传播禽流感的负面流言,让鸡肉销量一落千丈。但实际上,这些传言是冤枉了鸡肉。
关于H7N9流感的概念,中国疾控中心给予的答案是: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多达144种不同的流感病毒,H7N9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属于H7病毒大类下的一个亚群。甲型流感的H7病毒通常是一组在鸟类中传播的流感病毒。
那么人是如何感染“H7N9禽流感”的呢?是鸡传染的吗?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广东省禽流感专家组顾问毕英佐对此给予否认。他认为活禽交易市场环境复杂,不能武断地认为H7N9流感就是“禽流感”或者说人感染了“H7N9禽流感”。“把推断当成结论是不科学的。”毕英佐称,“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禽类将H7N9病毒传染给人类,网上说‘只差一步就人传人’的说法是不科学的,H7N9至今为止还不能在人与人之间有效传染。所以大可不必谈鸡色变,鸡有点冤。”
农业部表示,目前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及全国各级兽医实验室检测了超过百万份样品,没有从家禽养殖场中分离到病毒,而只从活禽交易市场分离到H7N9流感病毒。所以,多地为了防患于未然,暂时关闭了活禽市场,甚至有城市考虑永久关闭活禽市场,这让喜好食用鸡肉的消费者面临着改变消费习惯的局面。
卫生计生委:食冰鲜鸡肉降禽流感风险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近日新闻发布会上指出,H7N9禽流感主要通过活禽以及活禽市场感染。对此,卫生计生委提倡改变禽类的销售、食用模式,希望未来尽量进行冰鲜鸡的方式,这样有助于逐步降低H7N9感染风险。
H7N9禽流感近两年让喜好吃鸡的消费者有些紧张无法适应。缘于对活禽口感和营养的传统认识,不少消费者一直更青睐购买活鸡,但是新增的H7N9确诊病例以及对于相关知识的不了解,让人们对食用鸡肉又产生了恐慌。前期,为避免病毒传播,广东、浙江等9个省份共关闭2200多个活禽市场。虽然近日有活禽市场复市,但销量惨淡。消费者对于鸡肉消费的认识和习惯,已经在禽流感的影响下,出现了新的食用安全思考。
专家表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增加的主要原因与食用禽类产品无直接关系。改变禽类的销售、食用模式,尽量往冰鲜鸡的方式上走,会逐步降低感染的风险。同时,多个领域专家和学者均认为,中国鸡肉行业迎来变革,营养丰富且更干净卫生的冰鲜鸡肉将成为首要消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