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小了来说,是个人道德问题;大了说是法制法律的基本要义。这就需要政府动物疫控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不能放任畜禽养殖,不光要例行做好引导,搞好防控宣贯工作,同时还要厘清政府自身在疫苗招采等相关工作上的权力界限,严格招投标要求。
春节前后,湖北一县级市发生新城疫疫情,完全是因为不进行免疫所致,导致蛋鸡大量死亡。不禁让人再生叹惋。
但是不是我们每个养殖户都能像大型养殖企业一样,使用高端疫苗品种?政府是不是能够免费发放高质量的高端疫苗?
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因为这涉及到国家财政支持,疫苗采购质量标准的提高等诸多问题。
先不论需要有多大的财政支持。因为国产动物疫苗整体质量的提升空间还很巨大,贸然提高采购标准,恐众多疫苗企业都会被弃门外。贸然提高标准只会使得整个行业受伤,而产业安全无疑会受到严重挑战。
一流企业的产品、质量、标准,是需要社会给予应有的尊重的。他们代表了行业最先进的生产力。换句话说,这是需要我们动物疫苗平均水平企业进行赶超的。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动物疫苗企业平均研发投入比仅1%不到。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上得需要狠下功夫才行。没有个体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也就不会有整体水平的提升,而这都需要时间。
如果按照口蹄疫市场苗相较招标苗4倍的价格算,政府须拿出多出4倍的财政资金不说,况且4倍也仅是疫苗品类中较少价格差的。有的甚至价差达到了10倍以上。这都需要中央和地方财政进行支持。
随着规模化养殖趋势的加快,但我国散户养殖者毕竟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占据绝大多数。换句话说,国家动物疫病防控安全的隐患在某种程度上无疑还将长期存在,这是发展的必然。所以,强免疫苗绝非可有可无,而高端疫苗普及化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所以,普及动物防控理念,强化散户养殖者负责任的养殖意识,多种防控举措并行,而政府厘清职能,都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