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州区是一个养猪大区,自2006年起连续7年位居全省第一, 连续6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2013年全区生猪出栏175万头,有望实现生猪出栏全省“八连冠”,生猪业已成为我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养猪业在襄州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春节过后,生猪价格连续下跌,至2月份生猪价格与玉米的价格比已跌破6:1的盈亏平衡线,生猪养殖面临着严重亏损的威胁。
一、全区生猪价格波动情况
春节后,全区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效益逐步下降,生猪生产压力加大,目前全区生猪价格已经跌至盈亏线以下。2月20日全区生猪收购价格从年初的16元/千克降为12.5元/千克,下降了21.9%,猪肉平均价格从年初的18元/千克降为15.6元/千克,下降了13.3%。尽管生猪价格下降,但玉米等主要饲料价格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玉米价格从年初的2.5元/千克上涨到2.6元/千克,上涨了4%,养殖成本提高。
生猪养殖行业有个标准叫做猪粮比价,就是生猪价格和主要饲料玉米的价格的比值,猪粮比越高,说明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一般把猪粮比6:1,作为判断生猪养殖的盈亏平衡点。2月20日,猪粮比价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达到4.8:1,可以说目前养殖户都是亏损的。
二、价格下跌的原因分析
1、生产相对过剩。前两年受养猪效益好、政府扶持力度大的刺激,养殖者养猪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类资本迅猛汇集到生猪业,生猪生产快速发展,生猪供应量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在襄州,正大襄阳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襄阳市安辉畜牧有限公司3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的兴建带动了襄州养猪业的发展,据统计2014年一月,全区生猪存栏85.2万头,同比增长0.35%,猪出栏量达到16.4万头,同比增长10.2%;我区生猪市场供应充足,“货紧价俏,货丰价落”,势在情理之中。
2、需求减少。按居民消费的一般规律,春节过后,居民家中剩余腊货较多,对肉类需求有季节性减少,加之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居民肉类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牛肉,羊肉,鸡肉、水产品消费逐步增加,占领一些猪肉消费份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猪价格的下跌。另外由于中央提倡勤俭节约,防止浪费,再加上公款消费的大幅减少,大众餐饮消费习惯也明显得到改善,浪费减少,酒店生意由火爆转为惨淡,对猪肉的需求量减少,也不同程度上加剧了生猪供大于求的矛盾。
3、外调受阻。在随着我区生猪大量上市的同时,外地生猪也是供过于求。目前我区主要外销地河南、广东等地的生猪,出现了向湖北回销的现象,生猪调运受阻。而同时,各肉食品加工企业趁势压价收购,生猪商贩也推波助澜,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猪价的下跌。
4、宏观调控手段较弱。政府部门对增产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比较成熟,而对稳定产量、促进供求平衡的调控能力显得不足。
5、生猪产业化水平低。我区生猪养殖发展较快,而生猪精深加工业明显严重滞后,造成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对市场没有调控、调节能力,造成饲养量大时,就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6、生猪行业组织发育严重滞后,养殖者对接市场、调节生产节奏的能力较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化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渠道不畅。我区虽然成立了140多个养殖专业合作社,但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在生猪产销中所起的作用不十分明显。当前我区生猪经营主要靠贩运商、屠宰商、猪肉零售商三个流通环节进入市场。
三、对襄州养猪业的影响
如果生猪价格继续下跌在猪粮比价盈亏点之下,势必造成生猪生产的急剧滑坡,再次陷入暴涨暴跌的恶性循环,猪价下跌必然加速生产水平低下、不具备竞争实力和优势的管理粗放型养殖企业破产,必然导致不具备一定规模、不具备标准化生产条件、生产能力的普通养殖者退出市场。
1、影响农民增收。目前猪价已在盈亏点以下,养殖户普遍亏本经营。这种状态持续较长时间,将严重影响农民增收。
2、影响生猪业发展速度。由于去年存栏和今年补栏的增加,近期生猪出栏将会增长,但在目前价格逐渐下降、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养猪亏本必然使生产者丧失信心,如果生产者在二季度减少存栏,将直接影响全年生猪出栏。
3、增加了疫病风险。由于效益下降,成本增加,养殖户特别是散养户往往忽视饲养管理,降低饲养标准,生猪自身机体抵抗力在减弱,增加了夏季猪病传播的风险。
四、襄州区采取的应对措施
针对当前猪价形势,为稳定生猪生产,维护生猪养殖户利益,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降,促进市场正常运转,区畜牧兽医局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以确保生猪出栏全省第一的位置,确保襄州区养猪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1、深入调研,找准原因。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养殖小区(场)、养殖户调查生猪存栏及存栏结构、饲养成本、生猪销售渠道及价格等情况,以及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全面掌握产销情况,科学分析生猪价格下跌原因。
2、积极宣传,提振信心。积极向广大养殖场(户)宣传生猪生产周期规律和合理利润回报,使其保持平稳心态,科学组织好生猪生产。
3、加强预警预测,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区畜牧兽医信息网、短信等形式,及时发布仔猪价格、肥猪价格、市场猪肉鲜销价格、玉米价格、饲料价格等信息、增强养殖户驾驭市场的能力。
4、落实扶持政策,提升发展能力。用好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生猪保险、标准化规模饲养、疫病防治等扶持生猪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生猪期货交易,增强生猪养殖户抵逾市场风险能力。
5、加强技术服务,提升管理水平。加强技术培训,引导生猪养殖户抓住当前猪价低迷的时机,优化猪群结构,淘汰老龄、生产性能低的母猪,配置优质种猪群,保持母猪数量并提高其质量,提升种猪生产能力和猪群质量,引导广大养猪场户走生态养殖和标准化养殖的路子,千方百计帮助养殖户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6、发挥合作社作用,提升组织化水平。引导利用生猪合作社的集团优势,与种畜企业、饲料企业、生猪加工企业进行谈判,达成互惠协议,让利于养猪户,在生猪价格低迷探底的关键时刻,“三企”与养殖户抱团取暖,充分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