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家禽业的春天在哪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25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81658
核心提示:只要有顾客前来打听,徐梅香就会像老师一样耐心地介绍:冷鲜鸡是怎么做的,口感如何,是否安全卫生这些都是她从电视和报纸里学到
只要有顾客前来打听,徐梅香就会像老师一样耐心地介绍:冷鲜鸡是怎么做的,口感如何,是否安全卫生……这些都是她从电视和报纸里学到的。徐梅香的诀窍是,先科普再推销,用卫生常识和新闻事实打消顾客的疑虑。

徐梅香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一家菜市场的角落租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门面,菜场只有她一家卖冷鲜鸡,却依然门可罗雀。每天上午5点,徐梅香早早来到菜场,直到下午6点打烊。大部分时间,她就这么蜷缩着,透过窗口朝外望,等待顾客上门。

原本用来装活禽的笼子叠放在店铺角落,里面随意堆砌着杂物。曾经,一天能卖出七八笼、大约200多只活鸡和活鸭;如今,一天只能卖出十几只冷鲜鸡。

当天恰逢星期日,生意比工作日好一些,大多数顾客都是住在附近的回头客。

快收市了,冰柜上还有十几只鸡没卖掉,徐梅香取消了晚上进货的计划。去年上海市活禽市场关闭期间,徐梅香的冷鲜鸡生意一度非常兴旺,一天最多能卖一百多只,转机似乎近在咫尺。但随着活禽市场的重新开放,消费者再次涌向活禽摊位,徐梅香的冷鲜鸡销量一落千丈,至今都没缓过来。

徐梅香的冷鲜鸡都是从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进货的,平均每天进十几只,草鸡、母鸡、三黄鸡,整整齐齐摆放在冰柜上。顾客问口感跟活鸡有何不同,徐梅香摆手说一样一样的。可总有人不信,有次一个顾客竟然端着已经烧成菜的鸡找了回来,认为肉质太老不好吃,要求退钱。徐美香哭笑不得,她说顾客的消费习惯需要培养,毕竟中国人吃惯了活鸡,要想改变几千年的习惯不容易。

店铺租金每月一万,两台冰柜耗电每月上千,而她每天只能卖出十几只鸡,售价仅比批发价高2元/斤……“每天都在赔钱。”为了填补亏空,徐梅香鼓励丈夫开车帮别人送货,赚点外快。

有人劝徐梅香转行,但她仍在坚持,等待家禽业复苏的那天。她设想,如果活禽市场永久性关闭,逼迫消费者接受冷鲜鸡,这样既能盘活家禽业,又能避免禽流感爆发,一举两得。

徐梅香在菜场做了20多年的家禽生意,靠卖鸡卖鸭赚的钱,在上海扎下了根,还买了一部车。去年,她年过六十,眼看就能安享晚年了,平静的生活却突然被一个前所未闻的词所颠覆——“H7N9”。

过去一年里,许多同行都转业了,徐梅香仍旧战战兢兢地固守着这块熟悉又陌生的阵地。活禽不能卖了,她卖起了冷鲜鸡,生意却一天不如一天。今年春节前后,H7N9禽流感卷土重来,多地禽企深陷资金链危局,活禽市场休市,养殖户亏损,消费者谈“禽”色变,家禽业全链条行情低迷。身处行业链最下游的徐梅香,感到前所未有的悲观。

对家禽业千千万万的“徐梅香”而言,漫长的冬季或许已经过去了,可春天又在哪里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