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广州活禽市场一次休两周的原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17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标签:编辑]  浏览次数:138

广州持续两周的活禽市场休市措施15日开始,习惯于生猛鲜活食材的老广难免有些不适应,很多市民走进市场才发现活禽摊档已停业,无奈改选其它食材。“为防控H7N9流感,休市是必要措施,希望市民理解!”广东省疾控专家如是说。

根据广州市政府休市通告,休市期间暂停批发市场和肉菜市场一切活禽类交易,连光鸡、冰鲜禽鸟都不允许销售。不过休市期间超市内还有冰鲜禽肉销售,市民可以选择购买。

●休市有何必要性?

市场内外环境病毒多,感染风险较大

广东省疾控专家透露,目前禽类养殖场一直没检出有H7N9流感病毒,但活禽交易市场中病毒检出情况相当严重。春节前肇庆怀集县三个市场的13个活禽摊档禽流感病毒检出率竟高达100%。“目前感染者大部分都是在市场环境中出现的,活禽市场管理是防控禽流感的关键环节!”广东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何剑峰说。

自从去年广州再次从增城肉菜市场检测出外环境病毒阳性后,市疾控专家一直在抽检市内肉菜市场禽类交易区、禽类批发市场。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透露,目前全市10区2市中绝大多数区、市都有个别市场检测出外环境病毒阳性,这也正是专家组决定实行休市措施的最主要原因。

●为何一次休两周?

短时间休市效果不佳,佛山南海休市后一个月都未现病例

一次休市两周,这无疑是广州史上最长时间的禽类市场休市。为何一次性休这么长时间?何剑峰说,H7N9流感发生以来,各地先后实施了单一市场的3天休市,或全市性的每月1天休市措施,但总体情况效果不佳。

他分析,以往休市时间短,因为利益驱使,档主容易“钻空子”,将存栏活禽暂存,或换地方售卖,导致休市措施起不到应有效果。“经过包括钟南山院士等省市专家的反复论证,决定实行长时间休市措施。”何剑峰说,长达两周的时间,档主养着活禽等开市是不太可能的,这有利于市场的彻底清扫消毒。

疾控专家、广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鸣解释说,采取活禽市场休市停止交易两周来防控禽流感的手段,并非广州市首创,是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之前上海、浙江和广东省的佛山、深圳等地都采取休市两周的措施,效果十分明显。佛山的休市经验更证明这一点,当时佛山有两个活禽市场休市,有两个市场没有休市,结果休市的市场禽流感病例就不再发生,而没有休市的市场病例继续发生。

●市民如何应对?

转变观念购买冰鲜禽肉,香港模式值得学习

何剑峰说,流感病毒种类繁多,通过禽类交叉感染,会产生各种新的病毒,H5、H7、H9、H10等层出不穷,因此活禽交易环节的控制是应对禽流感类疾病威胁的长远之策。“目前休市只是应对H7N9病毒采取的临时性措施,以后将采取什么长远政策,还在评估中,但严控市场环节是大趋势。”

广东人“无鸡不成宴”,市场停止活禽供应后,如何满足市民需要?何剑峰说,目前韩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已实现了活禽集中屠宰、禽肉冰鲜供应的模式,这将是广东的榜样和未来。“粤港文化同源,他们能做到食用冰鲜禽肉,广东人为何做不到?”

●如何弥补相关人员损失?

建议出台政策性补偿规定,加快发展禽肉冰鲜产业

活禽市场休市,除了市民不适应,也会对禽类养殖业和售卖档主造成影响,近日华南农大副校长廖明就呼吁,对参与市场经营的人员进行补偿,这样也能提高他们执行休市政策的积极性。

“我完全赞同廖明的建议,休市举措实施后,活禽市场工作人员为公众健康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政府理应出台政策措施补偿他们的损失。”何剑峰说,同时政府也要积极研究制定长效措施,加快发展禽肉冰鲜产业,保证禽肉产品的市场供应。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