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家禽业人员配合公共卫生管理进行活禽批发市场“休市”理应得到香港家禽业人员同等周全的安置。
“禁鸡令”令香港鸡农和批发商损失惨重,但2014年2月14日,香港家禽业界受邀到港府开会,得到了落实活鸡分流措施的工作进度和相关赔偿方案。但国内目前活禽批发市场“休市”时,只有批发商得了一些赔偿,鸡农、鸡企更不说一分赔偿,连考虑也没在范围。因而国内的即时“休市”(一个通知,一二天内就要执行)和定时“休市”远没有香港的“禁鸡令”有“人情”和周全。简单一个通知封市场“休市”,鸡农、鸡企,在栏待售分别上万、几十万的鸡只,一下没有了活鸡分流的渠道,甚至连缓冲时间都没有。鸡农只能低价抛售,但抛得今天的鸡只,陆续出的鸡只又能抛售到那?没有赔偿,没有销路,鸡农、鸡企损失惨重。更可怕的是只要出现阳性病例,都要封市场“休市”。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病例,这边刚开“市场”,那边不定明天又要“封市场”,连正常销售的节奏都没有,这样搞得鸡农和批发商人心惶惶。
香港活鸡月出栏顶多百多万,基数这么小,“禁鸡令”执行尚且要落实周全的活鸡分流措施的工作进度和相关赔偿。
国内广东、广西、江苏、四川、安徽、山东、河南和湖南等省家禽每月要出栏肉鸡那个不上千万羽级。基数这么大,从业鸡农、鸡企这么多、涉及面这么广,如简单式、行政式封市场“休市”,使得鸡农、鸡企只见损失,不得补偿,不见“休市”操作配套出台,鸡价暴跌必伤农。不当的操作长期积蓄不稳定的社会因素总有它的承受昨界点。这个需要及时重视,及时完善,及时处理。
二、如按“活禽交易市场是病毒感染人和家禽的主要风险来源”,只要出现阳性病例就 “休市”,与其反反复复让病例折腾鸡农持续亏损,天天冒感染风险,不如考虑让家禽从业人选择集中休业或结业。
到目前为止,国内家禽业损失过1000亿。“活禽交易市场是病毒感染人和家禽的主要风险来源”,只要出现病例就对活禽交易市场“休市”,全国家禽业将无法继续正常生产经营,如事态不能有效遏止,鸡农不感染H7N9,也被H7N9逼得倾家荡产,与死无异。等全国各省花1-2年新建成一批肉鸡屠宰线、冷库,再花10年或8年,培育起全国人民吃冰鲜鸡的习惯,估计中国4171万家禽养殖户,超过7000万从业人员中的绝大部分人员要长时处理停业、待岗、转岗、失业的无奈境地。
同样,是香港,2008年6月20日,因禽流感,港府和活家禽业界,包括鸡农、批发和零售商代表会面,商讨他们如果选择结业而需赔偿的问题。当时的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说:“我们已在会上分别向他们提出特区政府的赔偿建议,建议金额是考虑了业界的经营状况、营业额及禽流感风险等客观因素后计算所得,亦考虑到业界需要在短期内作出结业安排而作较宽松的估量,总赔偿金额接近10亿元。”
如按“活禽交易市场是病毒感染人和家禽的主要风险来源”,只要出现阳性病例就“休市”,以及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年老体弱者等人员为H7N9高危人群,与其让病例反反复复折腾鸡农持续亏损,又冒着生命危险养鸡、卖鸡、宰鸡,不如尽早考虑参照2008年香港做法,赔偿或补偿让家禽业的鸡农、鸡企选择结业。
或者参照现行的海洋捕捞禁休渔期渔民生活补贴政策,出台执行有关H7N9疫情期间家禽业休市鸡农、鸡企生活补贴政策。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本着对人民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妥善保护好中国家禽业7000多万从业高危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也能有效促进我国家禽业的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