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疫情频发干扰猪肉市场供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15  来源:猪价格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54

今年价格反常下跌,使得这些年频繁经历“过山车”行情的养殖者们较为忧虑,他们普遍认为一旦行情持续低迷,可能会在养殖户中引发“追涨杀跌”的散户心态,进而影响来年生猪供应能力,遭遇报复性反弹,这种局面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不利的。

有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行业经历了数次较大幅度的调整,对C PI造成直接影响。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前调整周期一般为5到6年时间,留给业内缓冲余地较大。但是进入2000年后,调整周期已基本缩短至3年。

“春节过后猪肉就进入了消费淡季,这波下跌可能会持续到今年6月份。”唐春祥说,“2013年公司实现了略有盈利,但今年一开头就迎面泼了盆冷水,今年还能否盈利还很悬。”

“作为规模企业来说,即使价格低迷我们也还有一定的资金缓冲能力,一般不会出现屠杀种猪来降低损失的现象。但是对许多散养户来说,一旦撑不下去了可能就会这么干,这将致使未来仔猪供应能力严重不足,导致猪肉价格暴涨。实际上2007年前后那波最为严重的生猪价格剧烈波动,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价格上涨,又会吸引大量养殖户加入或增加种猪,最后又导致供应过量,价格下跌。这似乎成了这些年生猪行业走不出去的一个怪圈。如果这一波价格下跌持续时间过长,很可能引起大量养殖户的洗牌。”赵刚林显得有点无奈。

记者在调查走访时看到,生猪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者的投入动辄几百万上千万,但由于土地基本靠流转而来,房产等地上附着物无法办理产权,因此难以抵押贷款。生猪因为是活体,也不符合银行抵押物的要求。融资难可能会成为今后影响生猪稳定生产的一大瓶颈。

唐春祥无奈地表示:“我们企业投入数亿元建设了繁育基地,但土地流转的性质使得厂房等建筑没有产权。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流动资金压力大,银行贷款要抵押,找担保公司也要求抵押。有时想想真的很郁闷,我们有抵押物还找你们干什么呢?国家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帮助养殖企业解决融资难,至少能在贷款贴息方面出台一些优惠政策。”

成都市旺萍农民养猪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萍认为,“要打破‘猪周期’,除了要坚持适度规模养殖的大方向外,宏观调控政策要知道养殖队伍最需要的是什么。我认为,在价格低迷之际政策要能够及时对养殖户进行扶持。比如这些年生猪价格起起落落,但饲料价格一直持续高涨,一头猪的饲料成本占到6成以上,工业企业商品卖不出去可以停产,但我们不能,猪天天都要吃,饲料一顿都不能少,这是养殖户最大的压力。如果能够形成机制,在价格低迷之际对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户进行饲料价格补贴,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稳定养殖队伍,避免供应大起大落。”

生猪疫情频发干扰市场供应

唐春祥表示:“过去的经验显示每轮价格下跌过后都可能爆发一次大疫情,主要是因为养殖户亏损之后,在防疫、治病、饲料质量、死猪处理等方面都会减少投入,从而加大疫情风险。不仅如此,生猪存栏量也会大受影响,从而进一步干扰正常的市场供应,加剧价格波动幅度。”

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风险,就是猪肉价格长期低迷之后的疫情隐患。赵刚林说:“规模养殖最担心的就是疫情,过去几年基本上每年春季和冬季的两次疫情都躲不过去,非正常情况下生猪死亡率达10%。”

另外,近期媒体报道的一则英国将对中国出口优良猪种精液的新闻,让记者采访的许多养殖者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担心。有观点认为,随着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生猪品种的增多,生猪疫病种类、范围呈上升势头,不仅影响到我国生猪产能稳定,也导致疫情多发,危及食品安全。这些养殖者建议,国家应加大投入,改变我国生猪“重引种,轻培育”的现状,加大本地品种培育,提高种猪抗病性能,这样才能从源头上稳定生猪产能。

眉山市仁寿县是四川生猪生产重点县之一,华夏猪网年出栏生猪200万头。养殖大户尹仲全的养猪场年出栏生猪6000头左右。说起生猪疫病,尹仲全一肚子苦水:“疫病频发直接吞噬了养殖户的效益。许多疫病过去我们这里都没有,或者很少发生,但是随着近些年大量从国外引进新品种,生猪疫病的种类也多了起来,比如蓝耳病就是典型的引进性病种。不仅如此,许多病毒还开始出现变种,疫苗研制的速度都快赶不上病毒变种的速度了。现在许多疫苗的有效率仅有15%,打两遍疫苗心里都没底。”

乐山市中区兴旺牧畜养殖专业合作社业主魏树洪也说:“过去生猪发病,请兽医打点青霉素、链霉素就能管用,如今‘怪病’越来越多,很多都是从国外传进来的,传统的打针防疫难以奏效。我们现在不得不请专家来讲解防疫技术,一小时讲课费就要几百元,一般养猪户哪里请得起?”

我国作为世界生猪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能繁母猪存栏比重原本一直是生猪生产调控的重要指标,然而记者走访发现,随着近年来生猪疫病增多导致母猪抗病性下降、繁殖能力降低,这项指标在养殖基层已经难以发挥“风向标”的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一头母猪一年只产出14头左右的商品猪,而欧美国家均在24头以上,差距巨大,这也导致了虽然我国能繁母猪基数大,但仍会出现商品猪供应短缺的现象,成为猪价剧烈波动的重要原因。

巨星集团副总裁岳良泉说,现在规模养殖户都很重视从国外引进优良猪种,但其实许多品种的基因都是从我们国家流出的。比如我国的太湖猪本是世界上繁殖能力最优秀的品种,一胎产仔可达20多头,国内花大价钱进口的猪种其实不少都有太湖猪的基因。国家确实应该高度重视我国优质猪种的培育问题,现在这块工作基本上是企业自己在做,巨星在这方面的投入都有几百万元,一般的养殖企业很难承担。

市场应成调控主要力量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养殖业内人士称:“过去一到行情反弹价格好起来的时候,平抑肉价的措施就要出来了,大量外国猪肉也开始进口了。消费者的权益需要保护,养殖者的权益难道就不需要保护么?我认为市场才是生猪产业调控的主要力量,政府手段只能是补充,应尽量减少直接干预。”

眉山市仁寿县华立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尹仲全告诉记者“政府调控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滞后性,往往是政策落到基层时,养殖户最困难的时候也已经过了。比如能繁母猪补贴就是这样,行情低迷之际,政策还在调研制定过程中,等国家的钱到位了,价格已经开始反弹,国家补贴反而会吸引一大批人跟风养猪,造成新一轮的过剩和价格下跌。跟风者亏损出局,普通养殖户纷纷退出,又导致供不应求,价格猛涨。”

仔细梳理近年来我国生猪生产调控措施,不难发现政策导向正在朝着养殖户盼望的方向发展:政府直接干预手段在减少,更多地是让市场成为调控的主要力量,这应该成为我国今后生猪生产、调控坚持的方向。

一个显着的信号是,2011年猪价上扬时,国家相关部委明确表态不会出台政策控制猪肉价格,这表明了政府调控正在变得更加尊重市场的主体地位。

另一个政策变化在许多养殖户眼中同样具有积极意义:2013年全国性母猪补贴暂停。乐山市市中区一位养殖大户认为,在规模化养殖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能繁母猪补贴这种带有“普惠”性质的政策,对提高养殖现代化水平难以有真正的帮助。“好钢应该用在刀刃上”,暂停母猪补贴后,如果将有限的政府资金集中用于促进养殖水平的现代化,让规模养殖户成为生猪生产主力军,才是符合市场规律的行为。

提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的内容,眉山市仁寿县养殖大户尹仲全显得异常激动:这才是真正让市场发挥调控主要作用。过去我们养殖户最盼望的就是价格低迷之际,能有实际扶持,但单纯的政府手段最大的问题就是政策的滞后性,“远水解不了近火”。如果开展目标价格险,养殖户可以在价格低迷、亏损严重的时候,通过保险赔付获得一定的补偿,很大程度上能够稳定养殖队伍,这是生猪生产稳定的基础。

实际上,从2014年1月开始,中国人民保险四川分公司就已经启动“规模养殖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单”,当猪粮比低于6:1时,投保户即可按约定获赔,保险费率较其他同类保险更低,而且政府承担了80%的保费,养殖户自缴仅为20%。目前人保四川分公司已经为川内两家投保规模养殖户全年出栏生猪“跌价”损失提供高达1500万元的保障。

记者了解到,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保险期为1年,理赔周期为一个月,即每月计算当期出栏生猪生长期间的平均猪粮比,当猪粮比低于承保时约定的猪粮比时,公司对当期出栏生猪数量按条款计算赔偿。这种赔偿方式可以涵盖承保期每个月的价格变动,敏锐地捕捉生猪价格的波动并及时给予保险补偿。

唐春祥认为,政府创造条件,让每一个主体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进行博弈和整合,从而达到资源最优化配置,这才是我国生猪产业实现长远发展的正确方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