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三大需求高峰考验生猪生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18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57
政策引导产生实效

  7月30日、8月13日,国务院相继下发了两个重要文件,出台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昨(15)日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发展生猪生产现场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调查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

  农业部的统计表明,当前能繁母猪补贴资金已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母猪保险已全面启动,标准化规模养殖、良种补贴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项目也在积极实施中。

  政策刺激和市场行情的“双拉动”,使生猪生产形势向好。根据跟踪调查测算,8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3.3%,18个省区呈现恢复性增长;出栏同比增长9.9%,扭转了上月的下降局面。据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8月中旬开始生猪价格出现回落,活猪价格每市斤下降1—2元,肉价从8月9日的21.4元/公斤,下降至9月5日的18.98元/公斤,降幅达11.3%。全国猪蓝耳病发病数和死亡数也大幅下降。

  同时,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其中猪肉价格上涨80.8%。

  三大集中消费考验猪价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全国发展生猪生产现场会上提醒,在看到恢复发展生猪生产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更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生猪生产的形势仍很严峻。

  考验生猪供应及价格的关口,在未来半年还有三个:中秋、国庆两节、元旦和春节。而且,我国猪肉消费需求量增长和特殊的消费方式,增加了保障供给稳定市场的难度。我国猪肉消费,家庭约占2/3,社会消费占1/3,但农村人均消费量仅为城镇居民的一半,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消费的需求量将长期呈增长态势;在消费方式上,我国鲜肉消费占90%以上,冷鲜肉、冻肉和肉加工品消费低于10%。这种特殊的消费方式,给生猪生产供应和食品安全带来极大挑战。

  稳定生猪生产困难仍多

  8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6.1%。25公斤仔猪每头售价高达600多元,一头猪平均防疫费用增至50元,加之劳动力成本明显增加,农民普遍感到目前养猪成本投入太大,未来猪价走势未可乐观,许多散养户仍在观望。而且,近年来生猪疫病常见病种类由4—5种增加到12种,特别是去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病原污染面大,死亡率高,给养殖户造成的恐惧心理仍未消除,影响了补栏积极性。

  从根源上看,我国生猪生产还面临生产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行业预警及供需信息的不及时、不对称等,这些都影响生猪生产的平稳发展。

  中央财政再扶持

  据了解,今年,在畜禽良种工程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国家增加3亿元支持重点原种场猪场、扩繁场和品种资源场建设,明年将增加至3.6亿元。近期,农业部将公布250个左右的生猪调出大县的名单,国家投入15亿元给予奖励,着力改善中小规模养猪户的饲养条件,对养猪大户购买公猪、母猪和仔猪进行贷款贴息等。

  为了坚决防止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扩散和蔓延,农业部将再批准7家企业生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9月份全国疫苗月产能将由2.5亿毫升提高到3亿毫升以上,基本可以满足各地免疫工作需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