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养猪行业内出现两个极端现象,散养户纷纷退市,与之相反,大量资本争相涌入养猪行业。
2012年3月,湖北省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透露,其“十二五”期间投入390亿元资金发展的“非钢产业”中,将包括“养猪种菜”。至于原因,武钢总经理邓崎琳对比螺纹钢和猪肉价格后称,“一公斤钢材价格抵不上四两猪肉”。
同样在2012年,比武钢稍早一个月,以化工制造为主业的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宣布,将在未来3年内投入5.76亿元,建设年产36万头的“草本酶生态养殖项目”。地产商美林基业集团也欲斥资1.5亿元打造广州最大的单体养猪场。
此后,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和江苏九州投资集团共同向江苏省常州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注资近3亿元,该公司在获得资金后启动了鹅和猪的产业化生产。2011年12月,联想控股还被传出试图与广东养猪企业壹号土猪洽谈合作。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以来,跨行进军养猪的企业或基金以及扩大养猪规模的上市企业已不下20家。目前国内养猪业中,散户占比接近60%,规模化养殖约40%,剩下的产业一体化的大型企业不足1%。
与散户养猪的“拼技术拼经验”不同,这是一个“拼钱拼资本”的时代。大资本争相进军养猪行业,在他们看来养猪赢利似乎是道并不难解的命题。
“长远看来,生猪养殖的利润率还是比较稳定的。”国内一个跨行业养猪的上市公司高管称,虽然养猪行业价格弹性较大,但只要“踩好步点、把握好周期”,“在价格低时补栏,价格高时出栏”,赢利是可以保障的。
当然,与散户相比大资本有大资本的好处和优势:依托庞大资金的规模化养殖,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有专业的团队去选择和培育仔猪以保证成活率;对疫病的监控和防治也很专业。这就规避了散户们不时遇到的“买到病猪就全军覆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