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沼液的两种“归宿”南湖区生猪养殖“三废”处理直击之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23  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41

寒冷的冬天,让液态的生猪养殖废弃物发酵速度也放缓了脚步,南湖区养殖户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沼液资源化利用情况如何?1月21日,记者跟随区农经局治污办主任杨明忠展开了日常巡查。

地点:新丰镇镇北村五丰牧业养殖场

除了沿路的大门,整个养殖场可谓三面环“水”,这可不是普通的河水,而是经过初步处理的沼液水。沿着7000平方米猪舍的外围,养殖场负责人蔡丽阳带领大家一路逆时针方向追寻沼液水源头。从处理后的无色无味清水到源头的黑色臭水,这片总共近40亩的“水域”便是整个养殖场生猪产生沼液的“归宿”,而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是种植在废水池里的狐尾藻。

“沼液流入添加了稻草的生物质池之后,层层净化,降低氮浓度,再放入有狐尾藻的废水池进行降解。”蔡丽阳说,狐尾藻吸收沼液水,净化水质,长大后的狐尾藻又可以作为青饲料饲养生猪,差不多40天就能收一茬,既处理了沼液,又提升了猪肉品质。

养殖废弃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也在一间设施用房中的机器燃烧发电,随着机器的高速运转,4个小时能发50千瓦时的电,成为养殖场的电力源。

地点:余新镇余西村敦企牧业养殖场

如果不走进养殖区,无法想象这是个存栏4500头猪的养殖场。门前碧波荡漾,精致的凉亭里一群老太太惬意地聊着天,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农田。“这里1000多亩地都是养殖场的配套农田。”养殖场负责人曹伟一边招呼一边带大家参观起了他的“治污法宝”。

养殖废弃物干湿分离后,产生的沼液全部进入了5000立方米的沼液储存池,一根管子从储存池一直连到设施用房,一个三通管道是曹伟养殖场农牧结合的关键设施。“一头是从沼液池里抽取的沼液,一头连着水,混合配比后进入管道的另一头,阀门一开就沿着铺设的管道滴灌到田间。”

50多亩草莓正值采摘旺季,大棚内红得娇艳。曹伟揭开覆盖在泥土上的黑色地膜,一根向外渗水的黑色软管内装的就是沼液。“种植的草莓、葡萄、蔬菜等作物‘喝’的都是沼液水。”曹伟说,“这是有机肥,营养好,1000多亩地现在都用养殖场产生的肥料,还不够用。”

曹伟生产的“渔欣”牌果蔬,如今每天定点运往市区天天农展会,销路不愁,他粗略算了笔账,每年养殖场产生的肥料能为他节省20多万元的田间肥料钱。

地点:盐丰路和余云路交叉口9号泵站

来往车辆频繁,南湖区各镇养殖密集区消耗不了的沼液收集运输到此“集结”。杨明忠告诉记者,南湖区生猪养殖废弃物发酵产生的沼液主要有两种“归宿”,资源化利用之余,过剩的则统一收集后委托联合污水处理厂处理,但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生猪产业减量转型,实现环境和养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家家户户的养猪户来说,沼液主要还是用于还田,不同作物施用沼液的季节也不同,由此也带来沼液有时会出现过剩的现象。”杨明忠说,去年南湖区投入100多万元对9号泵站进行了改造,方便车辆运输处理,也有效提升了沼液收集率,减少了污染环境。

新闻链接

近年来,南湖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实施分类处理,扶持养殖户按猪舍面积配套建设相应沼液储存池,鼓励购置槽罐车推广施用沼液。在不断探索完善中,沼液在农牧结合方式下还田的同时,也通过公司化运作,建立了专业化的沼液收集队伍,实行社会化服务,从根本上解决沼液的出路。

陆路不便、水路畅通的,用船只装运收集;原建沼液储存池远离村道的,用管道引到路边收集;养殖量大的牧业园区,专车早晚收集。目前,全区已累计建成沼液储存池38.5万立方米,铺设地埋式暗管24.3万米,购置沼液收集车(船)51辆(艘)。

另外,南湖区也鼓励通过生态养殖方式,利用沼液浇灌牧草、果园等,实现沼液就地吸纳,并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养殖污染治理新模式,推进生态养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