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肉鸡生产面临严峻考验,多有负面新闻,养殖效益不容乐观。
1危“鸡’’显现,行业受挫
2012年下半年以来,家禽业发展可谓多事之秋,白羽肉鸡事件的影响刚刚淡去,“H7N9流感”病例事件接踵而至,山东省家禽生产遭遇严重冲击,影响程度之深、波及范围之广,均远远超出预期,其影响至今仍在发酵。2013年4月后,种禽企业、养殖场户、加工企业、产品市场等多个环节均陷入低迷,损失惨重。主要表现为家禽及其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屠宰企业产品库存增加、禽产品销售迟缓或停顿、禽苗价格大幅下跌甚至无人问津、种禽淘汰增加、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等。截止目前,山东省毛鸡和毛鸭价格分别为8.0元和6.8元,较3月末分别下降18.6%和10.6%,蛋鸡淘汰鸡价格8.0元,下降12%;肉鸡产品10 000元/t,下降1 000元,降幅10%;肉鸭产品7 500元/t,下降1 500元,降幅16.7%。鸡蛋价格7.1元,较3月末下降9.2%,家禽产品销量减少60%。全省220家肉鸡屠宰加工食业产品库存36.96万吨,较3月份增加53.29%;159家肉鸭屠宰加T企业产品库存21.87万吨,较3月份增加53.98%。种禽企业销量下降20%~70%不等,孵化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养殖户亏损严重,每千克鸡蛋直接亏损1元以上,形势最严竣时每羽商品肉鸡亏损4~6元。据行业统计,全省家禽业养殖环节每天损失l亿多元。由于销售不畅,库存高企,不少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资金链越来越吃紧,一些养殖户不得不选择退出市场。
近期,H7N9禽流感疫情明显缓解,各地已先后终止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IV级响应,禽产品市场有所回暖,但势头仍较弱。近日山东省出栏肉鸡价格为8.0元左右,按4月份鸡苗0.8元/只计算,只均盈利空间在1元上下,但社会毛鸡供应量极少,有价无市;白条鸡价格从月初10.6元/kg涨至目前12.0元/kg,涨幅13.2%;鸡苗价格也在经历大落之后趋于稳步上涨,目前价格为1.5元/只;鸡蛋价格稳中有升,月初7.3元,近日为7.6元/kg,上涨4%。市场消费方面,鸡蛋、鸡鸭肉熟制品恢复较好,尤其是5月16日举办家禽科学养殖与健康消费高层论坛后,消费者开始由犹豫、观望转向购买、消费禽产品,消费潜力在缓慢释放。据山东益客食品有限公司对300多个直销连锁店的销量统计,H7N9禽流感前、期间和当前的熟食制品月销量分别为200、100和170 t。鸡肉、鸭肉冷鲜产品销售仍不容乐观,不少家禽屠宰加工企业表示,目前鸡鸭产品走货多为“企业一经销商”环节,终端市场消费尚未有明显起色,这也将成为左右后期市场走势的关键性因素。
2后市走向。探底回升
2.1当前影响:逐步探底,震荡回升当前鸡肉的消费依然受到经济的约束,在社会消费低迷的影响下,屠宰场和养殖户均较为谨慎,导致肉鸡苗和毛鸡价格波动明显,部分地区跌幅将近l元。从当期的种种迹象判断,家禽市场要全面恢复元气还尚待时日,分析原因,①疫情尚未结束,消费者对禽产品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恢复信心依然任重道远;②正值炎热夏季,肉食消费逐渐下降,中间受到学校放假、消费群体阶段性减少的影响,虽然部分产品销量增长,但总体看禽产品的消费处于淡季;③疫情期间,禽产品库存大幅增加,消化这部分库存需要2~3个月的时间,会对价格回升形成反冲;④猪肉价格低迷,影响到家禽产品的快速恢复;⑤目前父母代禽苗价格低迷,后续还会继续产生影响。加之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依然较弱,外需短期内难有大的起色。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企业生产经营仍比较困难,促进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经济增速放缓和企业困难对就业的滞后影响可能陆续显现。在此情况下,鸡肉消费难言有突破性增长,肉鸡仍处于周期性下滑阶段,这次事件将导致部分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养殖场加速退出市场,有利于本轮鸡周期加速见底。
依此分析,如果不再发生疫情及其他突发事件,家禽业的全面恢复可能要延迟到第三季度末。在市场全面恢复期间,价格仍会有波动,毛鸡价格、鸡苗价格可能出现阶段性下滑,但下滑幅度不会太大,价格低谷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此外,由于流感冲击还将存在一段时间,规模较小的养殖户因前期出栏亏损将空栏观望,甚至大量退出养殖行业,养殖大户和规模养殖场也因资金周转困难而适当压缩饲养规模,后续补栏严重不足,可能造成下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禽蛋价格居高不下,价格会出现报复性反弹,未来走势充满变数。
但随着消费者对肉鸡生产养殖环节的逐步了解,以及中秋、国庆的双节效应和政府对市场监管的力度加强,预计肉鸡价格在9、10月份将缓慢回升,下降的可能性不大。2013年肉鸡市场总体走势看,上半年持续震荡格局,涨跌幅度较大;下半年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及节日拉动,新一轮鸡周期有望启动,市场可能迎来一波上涨行情。但是肉鸡价格回归到合理的区间可能需要的时间难以确定,这取决于人们对白羽肉鸡的正确认识和理性把握,以及整个肉鸡行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的快速提高。
2.2长远发展:潜力仍在,后市可期鸡肉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物美价廉的优质肉类,由于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一高三低”的营养特点,使其成为健康的肉类食品。目前,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对高脂肪、高胆固醇含量的红肉消费加以节制,换之以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含量的白肉(主要是鸡肉),鸡肉成为最受欢迎的肉类食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安全、健康消费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鸡肉消费必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鸡肉又是公认的最经济的肉类蛋白质来源,与猪肉、牛肉相比,鸡肉的饲料转化率最高,比较优势明显。每生产l kg肉,猪需要消耗饲料3.5 b左右,牛则需6~7 kg饲料,而鸡仅消耗饲料1.67 kg。随着玉米、豆粕价格上涨,国内饲料价格较2007年上半年上涨了30%,加上燃料、人工成本的增加,国内肉类生产成本增加了35%,使鸡肉价格的比较优势显露出来,这也是鸡肉消费占肉类消费比重之所以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与其他动物相比,鸡是少有的适宜大群饲养的现代动物。以目前的饲养技术来看,还不存在任何以土地为基础的农业行业能如此成功地在封闭的设施内进行如此数量巨大的动物饲养。这使得鸡肉更适用于集团化、产业化生产,这也是肉鸡产业发展的先天优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膳食的肉类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以鸡肉为代表的白肉消费正在逐年递增。但是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鸡肉消费占肉类消费比重仍然较低。日本人均年消费量达40%以上,鸡肉占肉类的47%,美国人均年消费量达50 kg以上,鸡肉占肉类的40%;而我国肉鸡虽然发展比较快,但是人均年消费量仅有8 kg,鸡肉占肉类消费总量的19%左右,因而鸡肉消费仍有上涨空间。庞大的消费潜能和快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为肉鸡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其后市值得期待。
3抓住“鸡”遇,转型升级
肉鸡安全事件的发生是肉鸡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伴生性、阶段性问题,其实质是产业发展模式和产品内在质量不相适应的矛盾。探寻历史,山东省白羽肉鸡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近30年的努力,已成为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最迅速、最典型的行业,是我国白羽肉鸡生产基地之一。鸡肉产品不仅满足了广大群众日渐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价格水平,而且逐渐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省肉食品中唯一能够大量出口创汇的行业。依此看来,肉鸡产业作为全省畜牧行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大势仍然向好,发展大盘仍然稳固。
但是由于我国肉鸡产业发展水平与美国、巴西等肉鸡大国相比,集中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在国内居民食品安全意识日益增强,品牌食品企业更加注重原材料品质和安全的背景下,肉鸡粗放、分散饲养就显得不相适应。本次事件的发生,主角为“公司+农户。”模式中的农户一环,这就暴露出了现阶段这种模式的短板,事件发生后,行业开始反思这种模式存在的可行性,在无法保证农户能够心甘情愿地按照公司的约定进行生产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将会走到尽头。而一旦这种模式被废弃,许多管理技术落后、设施简陋的养殖户所饲养的肉鸡可能不会被屠宰企业所收购,大多数将退出养殖业,从而提高了肉鸡饲养的标准化水平。这也是此次“曝光事件”对行业影响积极的一面。
因此,应清醒地看到,处在风口浪尖的肉鸡产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业内各界能够沉下心来,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积极改进自身存在的制约因素,积极实现肉鸡产业发展由粗放管理、数量扩张阶段向整体优化结构、提高产业素质和产品竞争力阶段转化,肉鸡产业有望摆脱危机影响,实现逆势重生;如果应对不好,则有可能出现“新低之后的新低”,最终丧失了产业的竞争力和主动性,应引起业内人士的充分重视,并竭力加以避免。做好应对措施,应该把握好以下两个基本面。
3.1当务之急:稳
3.1.1 稳心态 这次事件的焦点是社会各界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说是领导关注、社会关心,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不可掉以轻心。积极应对,不应是盲目、被动、从众式的应对,而是要客观、冷静、科学处置。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和业内人土在社会舆论上要准确发声、正确引领,在产业宣传上要客观、科学地分析肉鸡养殖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努力降低公众对肉鸡产品安全的过度担忧;在社会宣传上要正确引导公众舆论,提高消费者对我国肉鸡产品安全性的认知程度,促进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3.1.2稳品质 相关部门要引导养殖企业变压力为动力,加强对肉鸡生产企业和养殖户的产品安全生产培训,进一步完善肉鸡健康养殖等相关技术规范,加快推进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增强企业和养殖户的产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不断提升肉鸡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进一步强化监管,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加大行业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查处个别企业和养殖户违规、滥用药物添加剂等不法行为,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从种畜、饲料、防疫、检测多个环节入手,把好品种选育关,严格投入品使用和养殖档案管理,突出抓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着力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营造社会安全消费的氛围,提振消费信心。
3.1.3稳生产 受到这次事件的影响,肉鸡产业相关环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加之产业正处于生产周期的衰退期,可谓“雪上加霜”,有些企业可能要元气大伤,这就需要从行业发展的大局和长远规划,及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政策,助推行业渡过难关,稳定肉鸡生产,否则一旦加剧衰退,势必造成肉鸡产业的大起大落,进而影响畜牧行业的健康发展。
3.1.4稳政策 正确认知这次事件的深层次和本质的原因,正确认知肉鸡产业的经济作用和社会意义,继续稳定相关的扶持政策,不动摇、不懈怠,助推肉鸡产业渡过难关,为今后的转型升级打下基础。
3.2长远之计:调
3.2.1调整生产模式 让肉鸡产业在陷入如此困境的根本原因还是当前“公司+农户”养殖模式监管失控,扭转这种局面必须调整肉鸡产业的生产模式,推进转型升级,走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规模化道路发展中最主要是以标准化鸡舍为核心,应该是人管设备、设备养鸡、鸡养人的一套理念,提高标准化水平和鸡肉产品的整体水平: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方向,坚持企业与农民合作,实行饲料生产、标准化规模养殖、智能化管理、工厂化屠宰加工、废污处理综合利用的一条龙模式。这其中要切实处理好生产者和加工者的利益连接和分配问题。2013年一号文件的主题为“农业经营体制转型”,基本精神在于坚持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等生产经营形式。在此大环境下,肉鸡的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将得到政策的支持。
3.2.2调整监管方式 本次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就是面对量大而广的畜禽生产,难以有效地进行监管。不断增长的监管业务需要与监管队伍相对薄弱的矛盾,成为了当前畜牧部门在业务监管领域的主要矛盾。因此,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基础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力度,完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充实执法监管队伍,才能为提高畜禽产品安全水平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畜禽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和肉鸡产业预警体系,安全追溯体系不仅是满足畜禽产品产业链各环节监管力度的需要,也是完善食品安全责任追溯、提高畜禽产品生产单位违法成本从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举措;而在生产过程当中,肉鸡产业面临着产业内部和市场外部的多重因素影响,要确保产业稳定发展,就需要及时研判市场信息,迅速把握变化动态,才能准确调整发展策略,有效制定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平稳发展,所以建议对产业的预警预测予以高度重视。
3.2.3调整发展思路 推进肉鸡产业健康发展,要走深加工和品牌化道路。促进加工业发展,是形成肉鸡业内部结构合理化和拉长产业链条的重要途径,并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大鸡肉产品转化增值的力度。要以肉鸡企业集团化为基础,综合运用资源,大力发展肉鸡深加工,研发和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促进鸡肉消费增长;品牌经营是我国肉鸡行业要取得突破的必经之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鸡肉产品时更加看重品牌,在食品安全质量凸现的今天,品牌战略昭示了生产企业技术水平和素质水平的提升,也是企业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相结合的体现,好的品牌不仅在规范市场中起到了良好的效应,而且会大力拉动产品消费。
3.2.4调整发展方向 世界肉鸡业广义上主要可分为3个不同的市场需求。①新型的发展中市场,需高繁殖性能的种鸡,较快的肉鸡生长速度,较低的上市体重(<2 kg);②重视商品肉鸡性能,兼顾出肉率,对繁殖性能要求不高;③深加工型,强调商品肉鸡性能,特别注重产肉量。随着我国集约化、规模化和高度专业化的肉鸡生产体系的初步形成,我国肉鸡业目前正处在第一种类型和第二类型并存的时期,即高繁殖性能常规型和产肉型同时存在。但对于一条龙企业而言,屠宰率每提高l%,其价值相当于每套父母代种鸡要多生产12只鸡雏。假设每套父母代生产130只商品雏,商品肉鸡平均饲养到2.5 kg时屠宰,每千克活重9元,如屠宰率提高l%,则每套父母代所产商品雏共增加利润29.25元(130×2.5×9×0.01)。若每只商品雏鸡单价2.5元,屠宰率提高1%其价值相当于每套父母代要多生产12只雏鸡(29.25/2.5=12)。所以,重视商品肉鸡的生产性能,提高出肉率和酮体品质,是肉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2.5调整发展观念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肉鸡疫情和疫病防控,重点突破标准化健康养殖,积极推行肉鸡综合养殖技术,因为动物疫病不是打针能够解决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靠健康养殖、提高动物福利以杜绝动物疫病。同时,从此次事件暴露出的问题来看,除了畜牧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之外,从业者的科技素质、责任意识和道德水平至关重要,因此要采取得力措施不断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质,确保禽产品质量安全。
3.2.6调整品种结构 当前白羽肉鸡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品种进口问题,100%由国外进口,而且进口规模在逐年加大,无论从品种安全的角度还是从市场占有角度,业内都应该有一种共识,就是肉鸡育种工作应该去做,这是一个基本的观点和态度。应该秉持这样一个观点,谋划肉鸡品种选育立足的是长远大计,是谋求三十年以后的事。肉鸡的育种思路应该有两点,一是直接针对国际上最先进的品种;二是立足国内市场,培育符合中国市场的特色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