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浅述影响肉鸡养殖经济效益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11  作者:[标签:编辑]  浏览次数:249

1、影响肉鸡养殖经济效益的因素

1.1遗传因素

“好种出好苗”,良好优质雏鸡是养鸡获得理想增重和饲养效益的遗传基础与前提。具体在选择优质雏鸡时,应把握好如下健雏特征:体质量适宜、大小均匀、精神活泼、叫声洪亮、羽毛整洁、腹部大小适中而柔软、脐部干净、愈合良好有绒毛生长,手握有膘,挣扎有力。

1.2营养因素

饲料营养是发挥肉鸡遗传潜能的物质保证,对肉鸡的增重起着决定性作用。

1.3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管理水平是影响肉鸡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科学的饲养管理条件包括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控制合理的光照,保持适度通风,执行科学的饲喂标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等。

1.4肉鸡生产性能标准和最佳生产日龄选择

最佳生产日龄的确定,主要从肉鸡的绝对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来看,在6~8周龄出场经济效益最高。8周龄后,绝对增重降低,耗料量继续增加,饲料效率显著下降。此外,尚需考虑市场需求。

1.5市场行情

毛鸡价受供求关系、膳食结构、消费水平、购买力等变化而波动。

2、改善肉鸡养殖经济效益的措施

2.1做好育雏工作

2.1.1做好鸡舍清洗、消毒工作

在进雏前2w应全面检修鸡舍及设备,堵塞鼠洞,对鸡舍进行彻底消毒。首先清扫鸡舍内杂物,移出可拆物品置阳光下暴晒;然后用消毒药水冲刷:药量需充足,消毒室温20℃以上(漂门粉等不耐热的除外),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效果越好,洗净后的工具用消毒液浸泡;第三,在进雏前3d,把工具用品、垫料、围栏等人舍封闭门窗熏蒸消毒。熏蒸药物浓度依据污染程度决定:对新建舍用1倍浓度(每立方米用40%甲醛14ml+高锰酸钾7g);一般来说,使用过的鸡舍用2倍浓度;污染严重的鸡舍用3倍量。也可用甲醛直接加热挥发消毒(1~2kg/100m3)。熏蒸应具备的条件:温度20℃以上、湿度75%以上,如条件达不到可适当增大药物用量。密闭24h后打开门窗换气。如雏鸡进舍前甲醛味重,可事先用26%,的氨水(等量于甲醛)中和,或30%氢氧化铵液(半量于甲醛)中和。

2.1.2备好保温设备及饲喂用具

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保温伞、红外线灯、煤炉、火龙等加热设备。备好饲喂用具,如选择开食盘,也可用塑料蛋托、纸蛋托、报纸、料桶底等代替开食盘,备好饮水器、料桶等。

2.1.3备好垫料

垫料是育雏室内各种地面铺垫物的总称,平面育雏多用。垫料原料要求:无霉变、干燥、清洁、柔软、吸水性强、灰尘少。优质垫料对雏鸡有保温作用,厚度应大于5cm,冬天不低于10cm。每圈养500~800只鸡为宜。夏季饮水多,垫料易受潮板结,除加强通风外,铺垫时按0.1kg/m2添加过磷酸钙吸潮,以防高湿引起垫料发酵产生高热及氨气等。注意控制垫料湿度,垫料过湿易孳生霉菌,过干则影响羽毛生长速度。适宜的湿度应以紧握不结块、松手松散复原为准。可因地制宜选择下列原料:刨花质地松软、吸水性好、较少发霉和污染,可首选;稻壳吸水性较差、尖硬,对初生雏的脚垫有损伤,需压软。经熏蒸消毒消除加工前后的污染;锯末屑:初生雏易误食,可盖好,待鸡只习惯采食饲料后揭开;河沙:夏季多用,6~8cm厚。要求小米样粗细、均匀、去泥土、石块及杂物。用前日晒消毒,但不宜太干,防尘土飞扬,防止引起大肠杆菌及呼吸道病的暴发;花生壳、豆荚:需不霉变、用前压碎;麦秸、稻草、玉米秸:需不发霉、切成3~5cm小段。麦秸需去麦芒,压扁扯碎使用;花生秧:切碎去根部。垫料的管理应和饮水管理相结合,避免跑水、冒水、漏水。

2.1.4饲料、预防用药及疫苗的配备

饲料最好选用全价颗粒料。疫苗及药物应根据免疫程序及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配备。

2.1.5做好鸡舍温度控制工作

适宜的环境温度是育雏成功的最基础条件。雏鸡采食、饮水的多少、机体生理活动、饲料消化吸收情况及对疫病的抵抗能力等均与环境温度是否适宜有直接关系。

进雏前1~2d必须对鸡舍预先升温,预温时间长短视季节而定。原则上应使地面(垫料温度27℃~28℃为最佳)和墙壁温度达到一定水平后,舍内才能维持稳定温度。1日龄温度不稳定有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雏鸡3日龄内鸡舍温度控制在330C~35℃,以后每3d下降1℃至与室温接近即可停止供温。

在温度控制方面要保持稳定性和灵活性。育雏初期要求温度稳定性高,日温差控制在3℃以内,育雏后期日温差控制在6℃以内。并根据鸡群及季节情况灵活掌握。对于健雏,温度可适当低一些,以促进其采食和生长;对于体质量小、弱雏及初期死亡较多的鸡群给予较高温度;夜间舍温应比白天高1℃~2℃;秋、冬季及寒流袭击时需提高舍温;防疫、断喙等应激及鸡群患病时需要提高舍温。

此外,还应注意对鸡群进行适度的低温锻炼,以利于提高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若长时间保持高温或不及时降温,鸡群表现畏寒,患呼吸道病的几率升高。秋末冬初尤其需要及时降温,以培育鸡群对低温的适应能力。

2.1.6做好鸡舍湿度控制工作

一般1~2w应保持相对高湿,3w以后保持相对低湿为宜。湿度过低不利于皮肤健康及羽毛发育,易引起呼吸道和眼结膜疾病。湿度过高不利于皮肤及羽毛健康,会使内脏器官超大,形成非健康性大肚子鸡。

2.1.7做好鸡舍通风换气工作

鸡舍内通风换气的目的是排除舍内有害气体、多余热量、水汽、尘埃及空气中的微生物,供给新鲜空气和氧气。可在鸡舍内安装纵、横向通风设备,或者开背风窗、顶窗等。在通风方面要重视贼风、穿堂风、大雾、寒流等情况下的处置措施。O~4w时以升温为主,通风为辅;5~6w时以通风为主,升温为次。

2.1.8做好密度控制工作

鸡群的密度控制应掌握一个原则,即冬密夏疏。应随鸡舍结构、鸡舍控制环境能力、饲养方式、舍内设施、技术水平、鸡的日龄、品种等调节鸡群密度。

2.1.9饮水管理

雏鸡出壳24h后先饮水,前1w饮20%左右的温开水,并加入葡萄糖(5%~8%)、电解多维、0.1%维生素C及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做好饮水管理工作,有利于雏鸡迅速恢复体质,加速卵黄吸收,利于开食,并消除垂直传播疾病的危害。

2.1.10采食管理

一般饮水后2~3h开食,待60%~70%鸡只寻食时投食。喂量:7~8成饱为宜。前期勤喂少添,确保饲料新鲜。

2.2做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工作

4~6w是肉鸡摄食及饮水量迅速增加,体质量大幅增加的黄金阶段,做好育成期这一关键阶段的饲养管理,可使肉鸡提前上市,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一是让鸡群自由采食,提供清洁饮水;二是饲养密度宜疏不宜密;三是搞好舍内外卫生;四是保持舍内良好通风;五是保持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六是适当调弱舍内光线;七是杜绝外来惊吓和减少操作应激;八是每天加料之外轻轻轰动鸡群2~3次;九是严密注视鸡群动态,预防和及时处理可能和已经出现的问题。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