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这里的猪场充满阳光(“走农垦看现代农业”系列报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12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58
在湖北省五三农场养殖场,记者一行被远远地挡在场外。站在马路边,望着300米外成片的猪舍,主人一脸歉意:“眼下正是蓝耳病高发期,猪场已被隔离了。”

  这次对湖北农垦养殖企业的采访,记者无一例外都享受了这一待遇。

  健康养殖才有竞争力

  五三农场的陈湾畜牧有限公司,是湖北单个生猪养殖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年出栏生猪近3万头。除了规模之外,“陈湾猪”还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这里生产饲养的“陈湾”牌三元杂交猪在香港市场挂牌销售,深受喜爱。3年前,陈湾公司被确认为湖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陈德胜是陈湾公司的畜牧专家,他说公司采取生猪繁殖、饲料生产和市场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确保了健康、安全贯穿于生猪养殖的全过程。公司坚持实行自繁自养,不仅减少90%的疾病传染,而且仔猪的育成率高达98%。

  严格的防疫制度,是健康养殖的关键。垦区养殖企业以构筑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体系为核心,建设从种猪到商品猪、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所用药品、运输流通等各环节的有效管理控制体系,从源头上保证畜产品无公害。在今年的春防中,五三农场通过落实防控责任制,有效地将疫情抵御在外。农场调动各种防疫力量,划片包干,将分场(办事处)、生产队的免疫任务落实到人,做到了分场(办事处)不漏队,队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免疫密度均达到100%。

  集约养殖化解产业风险

  湖北农垦在分析、总结流行疫病的破坏性规律后,认识到大中型养猪企业由于专业化程度高,应对得法,每次疫病过后受到的损失与小型养猪场和散养户相比要小得多。近几年,湖北农垦通过改变生猪的传统养殖方式,以规模养殖和集约养殖破解生猪生产的制约瓶颈。

  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从改变“一瓢水、一瓢糠、残菜剩饭”的传统养猪方式做起。龙感湖农场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建成1个5万头养猪园区,4个1万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小区、8个1000头以上的队级养猪小区和5个3000头以上的专业猪场。

  过去,以散户放养为主,人畜共处,卫生状况差。推进适度集中养殖,专业小区取代了农家猪舍,配套建设沼气发电、生物肥料生产,猪粪四溢、臭气熏天的日子成为历史。

  规模化为生猪养殖迈入品牌时代奠定了基础。五三农场依托“陈湾猪”这一品牌优势,从品种、饲养、管理、销售等方面对养殖户发挥带动作用,促进生猪产业成为农场的优势主导产业。

  随着生猪养殖集约发展的加速,一部分农户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与养殖企业形成了紧密联系,另一部分农户则转变为专业的养殖能手。养殖企业或养殖集中的区域,建立起了配种、繁育、防疫服务体系,单位服务成本大为降低。养殖企业自建饲料厂,每当饲料原料涨价时,他们利用本地的原料替代外购,在不影响营养结构的前提下消化饲料涨价压力和市场风险。

  新机制让“包袱”变财富

  在三湖农场,记者听到了一养猪场“死而复生”的故事。三湖农场下属的畜牧公司(猪场)自1987年建场以来,就一直没有上缴利润。2004年5月,猪场实行股份制改革,除了国有股外,管理层、职工都成了股东。猪场改革当年即扭亏为盈,利润超过200万元,农场也第一次从养猪场分得红利80万元。

  三湖农场猪场的变化,就在于新机制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意识。国有农场的养殖企业机制不活,包袱越来越重,亏损司空见惯。如何创新经营机制,盘活专业猪场,让“包袱”变为财富,这是湖北农垦推进内部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

  近几年,湖北农垦针对养殖企业的不同情况,分类指导,改革深入到位,成效显著。龙感湖农场坚持民营为主,先后对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几个猪场实行改革改制,将流动资产一次性买断,固定资产能买断的买断,不能买断的实行租赁经营。在生猪生产管理机制上,实行“四统四分”:即统一良种引进、统一程序防疫、统一饲料配方、统一生猪销售,分户投入、分户饲养、分户结算、分户承担经济责任。由于明晰了产权,原有的专业猪场重新红火,产销两旺。深港猪场改制后,由年出栏生猪0.8万头发展到年出栏5万头,猪舍由30栋发展到150栋,成为农场生猪养殖的龙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