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些养殖户虽然给畜禽接种了疫苗,但临床发病的现象依然存在。现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室监测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疫苗接种的时间不适宜。动物免疫工作必须考虑到母源抗体的影响,免疫接种的时间过早,则会中和动物体内母源抗体,疫苗就起不到免疫作用;若疫苗接种的时间过晚,因动物体内母源抗体低,则可能在预防接种前已被病毒感染而发病。有些养殖户对购进来的幼畜是否有母源抗体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并且也很不在乎;农户难以确定接种疫苗的准确时间,对何时进行疫苗接种带有盲目性,其免疫效果也就存在不确切的可能性。所以,在实际中,有些养殖户虽然对自己购来的动物进行了疫苗接种;但由于接种时间不适宜,依然会影响免疫效果。
2、疫苗使用方法不正确。这种情形在禽类养殖中经常发生。有些养鸡户往往图省事,把本来应该滴服接种的疫苗改为饮水接种,因其使用方法不当导致免疫失败;另外,有的养鸡户虽然利用饮水接种疫苗的方法正确,但因使用的自来水带有消毒药,或者使用金属类饮水器,或者限水时间不够,或者疫苗饮水时间过长(超过两小时以上)等,造成疫苗效价降低,从而影响了免疫效果。
3、所有的疫苗保护率并不是100%。有的农户反映,我家猪打了疫苗但为什么还发病?虽然原因比较复杂,以上原因也尚在其中,但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原因,就是疫苗注射保护率并不是100%。在疫苗方面(包括人用疫苗),它们的保护率都不可能达到100%,究其原因主要有动物本身的因素,也有疫苗方面的关系,如动物个体差异、饲喂霉变饲料、使用抗生素及消毒药或疫苗有效成份等,对于一些动物来说量大或量小都有可能导致免疫失败。
因此,要提高动物群体的疫苗保护率,首先要保证供给畜禽全价配合饲料,坚决杜绝使用霉变饲料饲喂畜禽,其次是在免疫注射前后7日内禁止使用抗病毒药、抗生素及消毒药。同时进行实验室免疫抗体监测,依据抗体检测结果来科学实施疫苗的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