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洋猪抢占中国 中国土猪没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11  来源:[标签:来源]  作者:[标签:编辑]  浏览次数:227

18“金牌推销员”卡梅伦在中国的商业外交之旅,终于为英国猪铺平了入华道路。

在刚刚过去的几天里,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中国拿到了一份高达60亿英镑的商业合约,其中一项英国向中国出口猪精液的协议引发关注。据《金融时报》报道,英国农户很快将向中国同行出口猪精液,英国政府相信,这项协议再加上活种猪出口,每年给英国企业带来的价值可高达4500万英镑

截至目前,并没有关于此项协议的详细内容进一步被披露。业内人士普遍认为,4500万英镑的订单不仅是用于配种的种猪和冻精液,甚至,其中大部分应该是英国向中国出口的猪肉制品,尤其是英国人不食用的“第五部位”—— 肌肉以外的其他猪器官,包括猪蹄、猪尾巴和猪下水等。

洋猪抢占中国市场事实上,英国绝不是第一个觊觎中国猪肉市场的国家。中国每年消费超过5000万吨的猪肉,占全球猪肉产量的一半。按照两万一吨的均价来计算,中国猪肉市场产值可达上万亿元,占中国GDP的四十分之一。2012年,全国的生猪出栏量超过6.5亿头。2010年之前,中国生产和消费的猪肉量基本持平,自给自足。但之后的一场疫病影响了这种平衡,导致生猪的存栏量急剧下降,2011年猪肉价格涨至高点,给低价的洋猪以进军中国市场的机会。

那一年,中国进口猪肉超过100万吨,是2010年的三倍多。洋猪嗅到了中国市场的缝隙,于是,美国、墨西哥、芬兰等国纷纷组团来华开展“猪肉贸易”, 甚至阿根廷、乌拉圭这样年猪出栏量还不及河南一个县的国家,也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无论是育种、扩繁,还是饲养、屠杀,国内的技术水平都跟不上日益增长的庞大的中国市场。国内肉类及加工行业市场集中度很低,超过90%的商品猪由小作坊式的屠宰场屠杀。2010年,商务部 《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要求五年内淘汰50%落后生猪屠宰产能,也就意味着,双汇、雨润、金锣等大型加工厂将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双汇以小博大,收购了屠宰量是它两倍的美国史密斯菲尔德。

在工业标准化流程完备的美国,商品猪的成本价是每公斤9元,而这一数字在中国是14元。如果双汇能将史密斯菲尔德饲养和屠宰加工的技术引进,未来只需向中国出口更多低成本的猪肉就获益颇丰。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未来几年,国内几个大的屠宰业巨头一定会对外大肆并购,同时在国内新建屠宰厂,全面扩张。相较美国和其他欧盟国家,英国猪进军中国的脚步格外迟缓。一方面,英国农业受困于2001年口蹄疫的爆发,迟迟未能苏醒,另一方面,不同于美国的工厂化养殖,欧洲多家庭式农场,饲养密度小,没有低价优势。

但是,爱吃家畜内脏的中国人重燃了英国农户的希望,已经在向中国输出鸡爪和鸡心时尝到了甜头,英国迫切需要通过中国市场消化掉过剩的产能和自家餐桌并不需要的猪下水。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向中国出口猪肉制品的国家来说,这都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生意——在不影响本国猪肉需求的情况下创收。在很多国家,这些不上餐桌的“第五部位”原本经济价值有限,大多用来制作宠物饲料。冯永辉指出,若有大量的副产品进口至国内,会对产业链条的屠宰环节造成一些冲击。对于屠宰厂来说,一头活体猪,会产生百分之七十的白条肉,但此部分的利润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其余的副产品利润却高达百分之六、七十。低价的进口副产品显然会压低此部分利润。中国土猪的没落猪肉贸易加速了外国猪对中国市场的渗透,中国土猪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餐桌上的猪肉食品超过95%都含有“洋”基因。想吃到纯正的中国猪肉,简直是一种奢望。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对于肉制品的需求伴随着财富的增长日益膨胀。但中国本土猪养殖周期长,饲料转化率低,经济效益较低。为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引入国外猪种。这些洋猪的共同优点是:瘦肉率高,成长周期短,体型健壮。以原产地为英国的大约克为例,平均每只母猪的PYS值(一年提供的活断奶仔猪头数)是中国土猪一倍。如今,中国市场上的猪肉绝大部分是种猪经过繁育后的洋三元杂交后代,还有少部分本土猪和外国猪杂交后的母猪,再和外国猪杂交后的内三元杂交后代。自然,和众多其他农产品一样,高经济效益的代价就是食物口感。因为脂肪含量等各种因素,中国土猪肉质更鲜美。如果《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猪肉专题,想必要翻山越岭寻找中国最后的土猪,吃到纯正的土猪肉已经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农民都说,我们养的洋猪都给城市人吃了,我们不吃。”被媒体称为“北大猪肉佬”的陈生,创办了壹号土猪的品牌。

他在广东做了大量实地调研后发现,大城市的土猪仅有1%的市场份额,而偏远的农村人基本只食用土猪。在他看来这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格局,劣币驱逐良币,相对富裕的城市人反而吃不到好的东西。一直以来,引进国外种猪都是最主要的基因改良方式。2012年,中国从世界各地进口种猪1.8万头。相比之下,关于进口猪精液的记录屈指可数。据可查资料,2010年,四川省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从加拿大进口的一批5600只种猪冻精液。按照中国方面的生物安全规则,英国企业目前尚不能对华出口猪精液。但早在今年五月,英国农业大臣吉姆?佩斯就曾前往北京,试图为中英猪肉贸易铺平道路,其中亦包括邀请中国兽医在7月底对英国猪的精液作检查。在冯永辉看来,进口精液有两大好处。一方面,活体猪携带病菌的可能性比精液大,直接进口精液相对安全。另一方面,直接使用精液繁殖能在短时间内辐射更多的母体。

但是,相关企业的人士对此并不太积极。“还只是政府之间的协议,从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应该还没有具体的企业对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吉崇星对腾讯财经记者说。和加拿大、英国公司在华分公司合作,成立两家大型种猪场的新希望六合目前尚没有进口猪精液的计划。在吉崇星看来,未来引进种猪依旧是育种主流,进口精液只是补充。北京顺鑫农业茶棚原种猪场场长张茂同样持观望态度。2006年,茶棚种猪场曾从英国进口了160头大约克种猪,七年过去了,他们计划今年再次引进120头种猪。“(进口猪精液的)协议具体怎么操作不好说,估计进展不会那么快。”张茂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