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漯河致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08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06
    在日前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07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中,我市双汇集团以超过230亿元的营业收入,再次风光上榜,位列第166位。
    如今的双汇集团,早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双汇”的崛起的背后,离不开漯河生殖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双汇”的崛起,更带动了漯河生猪养殖业水平质的提升。
    目前,双汇集团与外商合资建成4个年出栏种猪和优质商品猪12万头的大型种猪场,建成一个年产18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向社会提供优质饲料,依托种猪场、饲料厂辐射带动生猪养殖基地建设。为了保证出口肉制品的原料安全,双汇集团还特意联络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295家,以每公斤高于市场售价1元的价格收购其出栏生猪。下一步,双汇集团还将投资7亿元在全市建设200万头的商品猪生产基地。
    与此相对应的一组数据,更能反映全市生猪养殖业的真实情况。2006年,全市生猪出栏365万头,农民人均生猪出栏1.8头,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8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622元。

围绕产业育龙头,依托龙头建基地,建好基地连农户,漯河生猪养殖有特色

    漯河是首家中国食品名城。食品产业是全市的支柱产业。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围绕产业育龙头,依托龙头建基地,在一批规模大、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快速成长的同时,建成了一批以生猪为主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农民靠养殖走上了致富路。
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大龙头。结合食品主导产业和畜牧业发展实际,我市相继实施了以培育龙头企业为主体的“重点工业300亿振兴计划”、“重点工业500亿上台阶工程”、“重点工业超千亿计划”。通过整合财政、农业、畜牧、信贷、扶贫等资金,先后投入15亿元扶持双汇集团等龙头企业发展。目前,我市在畜产品加工方面培育出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企业、超20亿元企业、超10亿元企业各1家,超亿元企业7家,拥有畜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5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4家、市级18家。
    围绕龙头企业,建设大基地。依托双汇集团等畜产品加工企业,我市深入实施“双汇产业化工程”和“百区千场万户计划”,建设以生猪为主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重点支持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逐步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2001年开始,我市开始实施“双汇产业化工程”,市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规模生猪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强力推进“双汇产业化工程”、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作为向全市人民公开承诺的16件实事的第一件实事,把实施“双汇产业化工程”的目标任务纳入市政府目标考评体系,分别组织召开了推进会、现场会,通过算对比账、典型引路、参观学习等有效形式,在全市形成了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目前,全市生猪规模饲养比重达到7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生猪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增强了我市生猪生产抵御市场波动风险和动物疫病风险的能力,减少了市场滑坡和疫病对生猪生产的不利影响。今年,生猪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我市又新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养殖积极性,生猪养殖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围绕农民增收,发展生猪养殖业。多年来,我市始终把畜牧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举措来抓,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规模化发展为重点,大力实施“抓小区、带农户,促进农民增收行动”,采取直补或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生猪养殖场户扩规模、提效益。充分发挥我市龙头企业较多的优势,引导农民为这些龙头企业搞配套,主动融入产业链条,使部分农民就地变工人,离田不离乡,直接增加收入。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1044元,占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41%;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732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18元。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529元,同比增长15.4%,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漯河生猪养殖上水平

    在生猪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我市注重优化资源配置,坚持连片发展,有力推动了生猪养殖业区域化布局。在适度规模、相对集中的基础上,为了优化区域布局,我市制订了总体发展规划,强力推进生猪优势区域开发。在资源配置上,依托双汇集团、汇通集团等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生猪养殖。在区域布局上,按照“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发展”的原则,结合各县区的产业基础和当地群众的养殖习惯,合理布局,加快推进优势区域开发。目前,我市已在临颍杜曲、城关,舞阳九街、吴城,源汇区大刘、问十,召陵区万金、姬石,郾城区商桥、黑龙潭等乡镇建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小区,全市优势区域的畜产品产量占全市畜产品总产量的60%以上。
    坚持以提升畜产品质量为核心,以强化技术进步为保障,大力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加强疫病综合防控、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我市生猪养殖业由此走上了一条标准化生产之路。通过项目引进、政策扶持等多种措施,全市生猪良种化水平和种猪供种能力明显提高,现有良种猪场达到8个,年供种猪3万头,生猪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7%。我市舍得投资,构筑了动物疫病防控的坚强网络。市里成立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区全部单独设立畜牧局,乡级分片设置了14个动物防疫中心站,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聘了50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市、县区财政按1:1的比例各拿出150万元专项经费解决防疫员的报酬问题。投入115万元,建成了达到国家生物安全二级标准的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市县两级制订完善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细则,建立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备队,落实了资金、物资和技术三项储备,在全市建立了以县乡为主干、村村有疫情报告员的疫情测报网络,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养殖业,把生产基地作为第一车间,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严格实行从基地环境、投入品管理、饲养过程、市场销售的全过程监管,我市通过实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结合沼气工程建设,投资6000多万元重点支持养殖场户进行粪污无害化处理。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了豫南最大的、可承检饲料、兽药和畜产品等56个项目的市级畜产品检测中心,目前,中心业务范围已扩展到周边的20多个县区。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制定并推行无公害生猪地方标准,填补了生猪养殖业地方标准的空白。通过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在生猪养殖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科技进步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我市的畜产品质量品质不断提升,“漯河制造”畜产品响誉四方,在稳固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出口东欧、日本等国际市场,香港市场的鲜冻猪肉80%来自我市。
    在生猪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我市不断健全服务组织,完善经营机制,全面提升生猪养殖产业化水平。围绕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我市积极培育发展各类服务组织和中介机构,培育畜牧产业化经营组织900多个,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各类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对养殖场户实行统一担保贷款、统一引进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饲养管理、统一回收销售的“六统一”服务。建立畜牧业信息网,设立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基层信息服务网点,开通“畜牧110”热线电话,成立畜牧兽医专家服务团,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及时准确地把市场信息传递给千家万户。坚持以完善联结机制为重点,着力探索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方式。引导龙头企业和养殖场户发展订单,形成合同契约型利益联结方式。双汇集团、汇通集团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1000多个养殖企业签订生猪购销协议,建立了产销直挂关系。以规模养殖场为龙头,通过综合服务、销售产品等手段,带动农户形成区域产业基地。目前,在生猪养殖业产业化推进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双汇集团一年就可消化3000万头生猪、50万头活牛、20万吨鸡肉、5万吨鸡蛋、5万吨植物蛋白等,通过养殖业年转化粮食800多万吨,带动周边养殖业、饲料业、屠宰加工业实现产值400多亿元,间接为150万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成就我市生猪养殖业四大特点。一是规模大。2006年,全市生猪出栏365万头,农民人均生猪出栏1.8头,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目前,全市有较大规模养猪户4620个(年出栏生猪100-499头),较大规模养猪场680个(年出栏生猪500-999头),千头以上猪场174个,万头上以上猪场12个,生猪养殖小区44个。二是标准高。全市现有生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19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17个。80个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省无公害产地认定,其中养猪场62家,居全省前列;6个畜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居全省首位;无公害畜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出口供宰动物备案养猪场635个,占全省的80%,占全国的36%。三是发展快。年初以来,新培育较大规模养殖专业户625个、较大规模养殖场73个,已建成和在建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生猪养殖小区19个。上半年,全市生猪存栏196.8万头,出栏187.5万头,同比分别增长4.3%和4.5%。四是竞争力强。我市生猪品种改良起步早、推广快,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97%,出栏育肥猪大部分是三元杂交猪,品种好,瘦肉率高。全市年加工生猪1400万头,占全省的23%。生猪出栏量的60%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鲜冻猪肉出口占全省同类产品出口的90%以上,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全市肉制品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