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发展 » 正文

前进中的817肉鸡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16  浏览次数:250
核心提示:1988年8月17日,有一群人用肉鸡父本和蛋鸡母本杂交,鼓捣出来一个小型肉鸡品种,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起名817。  就象诸葛亮到底
1988年8月17日,有一群人用肉鸡父本和蛋鸡母本杂交,鼓捣出来一个小型肉鸡品种,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起名“817”。

  就象诸葛亮到底是湖北人还是河南人,孔子祖籍是河南夏邑还是山东曲阜一样,关于“817”的争论集中在两点:一是河南滑县为道口烧鸡配套搞出来的,另外说是山东为德州扒鸡配套的;二是“817”到底是不是个东西?

  本人对“是不是”、“对不对”这类话题没有多大兴趣,我的座右铭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有时候强大者往往会在争论中获胜,他们会调动媒体、专家、家禽历史学家替他们说话。有一位狂人讲道,宣传无数遍,煤会变成白色的。

  河南两大酒家打了几十年的战争,汝阳说正宗杜康在我这,伊川依据大量出土物证来证明说杜康正宗在伊川。打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曹操,也劝不了,杜康先生气得吹胡子瞪眼的,差点背过气。后来有一个人说,两位小子过来,给你钱、给你钱,杜康我收购了,就这样杜康正本清源,合二为一,还叫杜康。

  争论的东西,传播的速度是爆炸性的,“加多宝”和“王老吉”大打“凉茶正宗”战,速度之快,密度之大,空间不存在弯曲,迅速把“和其正”和其他凉茶挤出了太阳系,说实话只要有实力就和老大打 “正宗”战,这正是商战密码!

  “817”一出生就存在争议,很多专家学者说它不是个东西,说“817”是简单的杂交产物,没有谱系。“如果这样都能成为新品种,简直是育种界的笑话”。存在即为合理,事实大于真理,没有真理大于事实,只要有生命力的东西,遇上适合的土壤环境,便会春风吹又生。前年去晓鸣禽业参观,魏总讲,我选种鸡场三原则,没水的地方,没电的地方,没人的地方,也就是看不到大漠孤烟直,也就是想象中的茫茫戈壁滩。谁知我们走近一看,鸡场周围一片绿色,我们非常奇怪,魏总笑到,今年雨水特别大,红柳、梭梭柴、骆驼刺一遇水很快返青,就是多年不下雨,这些植物种子依然存在,只要遇水依然生命力旺盛!

  适者生存,适者发展。原来做特色烧鸡,大肉鸡做不成,因为用石岐杂做母系存在以下问题:①商品代腿太短,对烧鸡造型造成影响;②胸肌发达,影响扒鸡的入味;③种鸡产蛋量低,种蛋生产成本高。鉴于以上问题和肉鸡引进品种的变化,把原来的罗曼肉鸡改用爱拔益加父母代父系公鸡与579 商品蛋鸡杂交,最终确定了肉鸡和褐壳商品蛋鸡杂交的制种模式。这种制种模式的优点表现在:①种鸡产蛋量高,种蛋生产成本降到最低,是最经济的制种模式;②商品代腿长度适中,有利于烧鸡造型;③胸肌厚度适中,调味品容易渗入,鸡的风味好。

老人们常说“家有千万,带毛的不算”,由于“817”育种成本极低,抗病能力超强,养殖和经营相比大肉鸡来说风险降到了极低,结果一出生便充满活力,虽经几次曲折,仍如雨后春笋。“817”小肉鸡刚推出时,主要用于扒鸡烧鸡生产,养殖区域主要局限于河南局部地区、山东德州、聊城,后来逐步扩大到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湖北、江苏等地大量饲养。2009年全国上市肉鸡约55亿羽,其中“817”肉杂鸡上市量超过10亿,约占18%的市场份额,已经成为继黄羽肉鸡、白羽肉鸡、淘汰产蛋鸡之后的第四大肉鸡产业。目前“817”肉鸡不仅仅用于扒鸡、烧鸡生产,更多地用于加工白条鸡、西装鸡、调理鸡、烤鸡等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全国各个省市,有爱拔益加鸡的地方就有“817”销售。

  山东莘县是我国“817”肉鸡生产的核心区,形成了从“种鸡饲养、孵化、饲料加工、屠宰加工、物流”等为一体的产业技术体系,年出栏“817”肉鸡4 亿只以上, 饲料生产企业38 家, 年产各类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110 多万吨,肉鸡加工企业26家,日屠宰加工能力达到100 多万只。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种子期、生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即产品生命周期,高手都是在进入成熟期之前进行改造,进入下一个成长曲线。可以说“817”小肉鸡产业也在面临各种鸡改良的竞争,“817”产业将会依赖两个方面的竞争:第一,成本致胜,不管是养殖公司还是一条龙的组织形式,最后拼的都是成本,在饲料选择上,在防病、在饲养等方面的成本控制能力至关重要;第二是如何调动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主观能动性。后一条比前者更为重要。阻碍中国企业大踏步前进的是财聚人散,蒙牛前期超速发展就是走了一条聚人并调动主观能动性之路,中国一些上市企业,在上市前期齐心协力,该上市了,一些人看名单没有自己,结果立即卷铺盖走人。

  在中国,畜牧业的所有压力都要由民营养殖和运营者承担。比如贷款,对于中小业主而言是很难拿到的,他们筹资肯定是高息,他们也不懂套期保值、金融杠杆、资本运作。豆粕价格高于钢材价格1000元,但养殖者必须为高价豆粕买单;仅一个流感就有N个苗,不知道扎哪个;原来好好的鸡舍所谓的合理占用,必须要拆掉,补贴低得可怜,又迟迟不到位。可以说养殖者是所有环节中压力最大的一环。

  压力不变动力,结果是可预测的,压力变动力才是强者的选择。我们这一行业最强大者、最有前途者应当是一如既往做终端品牌者。

  在日益激烈的禽业市场竞争中,品牌是赢取持久竞争优势最强大、最持久的利器。在同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品牌”为什么就会比“产品”厉害?因为“品牌”是有独特形象的、是有个性的、是特别适合某一部分人的、是能带给人丰富而美好联想的、是具有特定利益保障的、是亲切有人性的。产品可以很快被竞争对手仿效、超越,而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真正持久的竞争优势往往来自于强势品牌。

  企业练好内功,提高产品自身的素质,需要从产品提升到商品,更从商品提升到精品。讲到精品,就需要在产品的每一个环节贯彻品牌塑造的概念。要想卖得好,就要做得好,要做好产品,做一个精品,企业应当比消费者更理智,更具超前意识。

  “紫燕”就是一个把“817”做成美名远扬的食品品牌。在其公司网站上是这样宣传自己的:“紫燕的高层领导以其非凡的远见卓识带领公司走过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品牌之路,80年代,紫燕成立的时候,仅仅是创业者以小推车为基础,走街串巷,满街飘香。由于创业者恪守诚信的作风,深得顾客和合作者的信任。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紫燕公司还将有更长足的发展。”上溯到公司1996年入住南京,紫燕率先在同行业中开展直接面谈的“顾客恳谈会”,让顾客帮公司找问题,直面市场,得到各界好评。其凭借的是实力,是信心,更是真诚和勇气。同年,公司又率先聘请20余位顾客做生产、销售的监督顾问,不定期举办各种参观、监督、暗访以及联谊活动,让顾客了解紫燕食品,也让紫燕更了解顾客,一切经营活动紧紧围绕我们的顾客来开展。真正体现的是“想顾客之所思,满顾客之所意”,“让顾客放心,让顾客满意”的紫燕一直倡导的纯真、朴实、无华的经营理念。

  从公司发展成立初期至今,公司就一直以国家强制标准和全国各省市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的发展,公司一直以稳健的发展战略来指导未来的发展,率先通过ISO9001:2000 质量标准,并在2004年国家食品安全年中荣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工商管理行政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委联合授予的全国食品安全最高奖---- 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并在人民大会堂颁奖。携紫燕产品参加中国第十届中国食品博览会,经过层层角逐,荣获产品金奖,正验证了紫燕在公司基本法中规定了的“产品的味道和卫生是我们的自尊”的理念。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美味食品, 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地域文明的凝固,是地域人群的情感寄托之一,应该有着鲜明的地域个性和特色。作为一家既有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食品企业,又有卓越创新意识的企业, 紫燕亦开始思考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当地口味的回归融合。在充分保持四川特色风味的基础上,根据地域不同和顾客个人口味的喜好,对产品的口味进行自助性调整,受到顾客欢迎,真正体现了一切经营活动都以顾客的利益为中心的理念。

  可以说八十年代沿街叫卖的小贩子,在人民大会堂授奖,又要走向世界,不能不说走对了行业,在品牌建设中尝到了甜头。换一个思维,紫燕当初不沿街叫卖,去养200只鸡会是什么结果。选择比努力重要,是很实际的一句话。

  中国大“817”的领头者当属木子禽业,而小“817”则属昌大公司,他们是智者,是这个草根行业的代表者,他们历经磨难,异军突起,他们已触摸到了系统管理的重要性,亦在品牌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817”在前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