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养猪行业到底怎么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15  浏览次数:238
核心提示:为什么一方面外国资本及其他行业资本认为养猪业是中国最后一片投资沃土,而另一方面行业内部分养猪企业觉得发展越来越难?赢利难?
为什么一方面外国资本及其他行业资本认为养猪业是中国最后一片投资沃土,而另一方面行业内部分养猪企业觉得发展越来越难?赢利难?用人难?管理难?上规模难?

  在养猪行情好时,企业早期采用粗放式的管理也能达到40%以上利润,而到现在的三年一个周期——一年挣钱、一年保本、一年亏钱,每到行情周期下降的时候,种种情况总是表现得比较突出,成为焦点,也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规模化危机及行业赢利水平下降危机

  规模化危机:近三四年来,中国养猪业正处在快速规模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是因为农村生活发展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大产业结构引导调整,但在规模化的过程中,因为基础并不完备,也导致了规模化的脆弱性,如首先是人才储备的短缺,其次是政府过度补贴导致为数不少的投机性养猪,不为养猪只为圈地和补贴,并且因政府干预正常市场化的规模化进程,导致养猪企业的发展脆弱,养猪业形成实质上的非健康发展,该面对的问题没有面对,抗竞争能力弱。最后是正常的行情周期被打破,因为非正常的全市场化进程,欧美的行情周期一般是五年,在国内前几年是四年,而近几年就变为三年,与此有很大原因。

  行业赢利水平下降危机:本身,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就存在着基础性硬伤,品种绝大部分要从国外引进,做为饲料的最重要部分——豆粕60%以上要从国外进口,而生产水平低是多少年来的个体养猪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表示,中国一头母猪平均每年只能提供15头~16头商品猪,而在美国一头母猪一年可以提供28头~30头商品猪,两者肉价如何比?再加上疾病、行情、成本等三重影响,行业赢利水平已经比过去明显下降,养猪企业已经逐渐到了要比真本领的时候。

  和国外养猪业竞争危机

  和国外养猪业竞争危机:中国的养猪业,自基础便面临着和国外养猪业的不平等竞争,这一点甚至比养禽业更加严重。

  做为世界第一猪肉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国产猪品种能占到5%就不错,世界上排名前五位的猪育种公司无一属于中国,与中国目前的国际地位不相符,与其他养殖业比较也不相称。

  而外资企业也进入了中国市场,不少企业选择了以种猪育种为突破口。全球最大的种猪育种公司美国PIC在山东拥有龙大、万福等几家祖代猪场,后又在东营通过美国深蓝集团投资建设3000头母猪的曾祖代、祖代猪场。荷兰TOPIGS将中国总部放在青岛,另在齐河、寿光等地积极布点。加拿大海波尔集团也在烟台海阳建设了原种猪场。

  美国艾格菲国际集团资金实力雄厚,整合上下游产业,产生规模效应,形成垄断从“预混料生产商”变成了“预混料商+生猪生产供应商”,通过在福建、广西、海南、江西等地设厂,也形成足够的影响;此外,美国深南控股集团公司也在山东省利津市建设100万头规模的养猪场,由美方独资建设,包括生猪养殖场、种猪繁育场和饲料加工厂等子项目。

  中国的养猪业面临的困境

  人才及管理危机:因为各种原因,养猪企业的管理问题非常突出,因为80后、90后农民更向往城市生活,农业对农村养殖逐渐淡化,一线养殖工人的短缺是突出问题,而能够接受一线养猪工作的以中老年居多,学历不高使管理较难,畜牧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安心于封闭的一线养猪的也不多,员工流失率高是养猪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

  又因为养猪业在目前的环境下,国家政策好,发展机会多,导致了行业内略为浮躁的风气,能踏实做企业的略少,能踏实在企业中钻进去、钻好本职工作的略少,而在行业中遇到如行情差重大问题的时候,因缺少办法而轻易抛弃行业,这在畜牧业近几年屡见不鲜,从而导致行业的人才危机,招人难,用人难,管理难。

  虽然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横向、纵向比较,中国的养猪业仍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行业,只不过是在规模化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新问题或是老问题凸显,没有一个行业不存在问题,清醒地知道问题所在,并行之有效的解决才是最重要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