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转基因食品别着急,行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01  来源:爱畜牧  浏览次数:242
核心提示:当大家还沉浸在抗生素药物、地沟油、问题奶粉、死鱼可乐等普通层面的食品安全问题时,转基因这个词语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和讨论,我

当大家还沉浸在抗生素药物、地沟油、问题奶粉、死鱼可乐等普通层面的食品安全问题时,转基因这个词语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和讨论,我们突然发觉即使把这些问题全部解决掉,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走向仍是一个未知数——我们原本熟悉的食品原料原来也不一定安全,我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担忧甚至引起国内多部位和上百名院士集体反击——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因为用它喂猪90天,猪没有问题!
 

现在看来,吃不吃转基因食品已经不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普通消费者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的问题。不是多少个部委或院士站出来说一通就能解决的问题,因为国内“专家”和“专家的话”太多了,剽窃一句广告语:只讲事实,不讲故事,可以吗?
 

视点:转基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作为“转基因”门外汉的普通公民显然不能下结论,但我们有起码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同时我们又有一个疑惑:为什么那么多学转基因的研究生(硕士、博士)和专家,他们都那么抗拒转基因食品,宁愿多花钱买非转基因食品?我想能读到这种程度的学子智商肯定没有问题,那么

问题出在哪里?因为他们要么知道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要么不清楚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
 

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已经狂奔三十余年,转基因应用技术也位于世界前列,但我们的科学家似乎缺乏一些严谨的态度,我们能不能多做一些基础研究?能不能多列举一些让人信服的事实?能不能别这么急功近利?我想是可以的,起码不会再闹这样的笑话:猪吃90天没问题,人吃就没有问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正大集团为中国导入了动物营养的概念,向农民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饲料,传统的饲养方式才开始发生本质的改变。十多年后,第一批优秀的规模养殖企业顺势而生。这个新的群体有技术、懂管理,对于养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有着强烈的要求,希望通过配方的改变来控制养殖成本。
 

以早期的营养和养殖专家为代表,他们开始向猪场饲料营养配方,建议使用自配粉料,并灌输新的养殖理念。但是,由于早期的个性化自配饲料更注重动物在能量和蛋白需求量等基础方面的需求,而有限的技术资源使得氨基酸平衡、微量元素添加等核心而专业的饲料营养技术很难得到体现,这并不能满足规模猪场养殖效益最大化的诉求。于是,自配全价饲料的核心技术或者核心饲料的研发和工业化生产只能由专业的企业(预混料企业)完成。
 

所以也可以这么说,中国养殖结构的变化以及生产力的提升催生了预混料产业,并推动这个产业迅速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降低饲料成本,大批中小养殖专业户纷纷抛弃浓缩料转向预混料——国内预混料产业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某企业老总戏称“当时卖预混料就跟卖鸦片一样”,毛利最高可以达到1800-2000元/吨,大家都有钱赚,皆大欢喜。
 

但凡有利益的地方迟早会有纷争。随着中国饲料业的跨越式发展,预混料的核心技术日益变得透明化,技术壁垒不复存在。毛利高、进入门槛低,许多人靠几万资金、两三套配方就能支起一个摊子。缺少政府有效监管与龙头企业带动的直接后果就是产生无序竞争:竞相压价、赊销放货、低质低价、“挂羊头卖狗肉”等竞争手段层出不穷,令诸多企业高层头痛不已。以2005年为界,此后预混料企业挥别“蜜月期”,迎来了一个“阵痛期”——企业产品售价降低,促销费用增加,利润一降再降。
 

复合预混合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简单地去争论这个市场属于夕阳产业还是朝阳产业,没有意义。预混料正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竞争相当残酷,一大批中小企业将会消失或者被兼并,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预混料企业将逐步完成转型(合同订单模式),结果就是预混料销量越来越集中。有必要补充的一点是,这个阶段将更加强调成本优势(规模化)、产品性价比(专业化)、客户需求(高技术、高安全),除了教槽、保育料会是全价料的天下,母猪及中大猪料市场仍主要归预混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