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镇位于林甸县城西南,幅员43.7万亩,人口2.8万,是全市著名的养牛大镇。10月8日,记者走进这个小镇,在镇长隋成田的带领下,参观了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宽敞明亮的养殖小区里,成群的黑白花奶牛或觅食或饮水,悠闲地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一座座现代化的奶站里,许多农民牵着奶牛排队挤奶,空气中飘着牛奶的清香,沁人心脾。近年来,红旗镇依托自身优势,全力谋划畜牧强镇建设,把以奶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业作为全镇的支柱产业。在林甸“五花经济”中,红旗镇除了“奶花”,还有“豆花”,不仅在畜牧业上“扛了红旗”,还在杂豆种植业上跑在了前头。“双花”挺起了红旗镇经济发展的半边天,带动全镇经济持续增长。同时,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让百姓的幸福感持续增强。2012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269元。党员当上“出头鸟” 带领百姓富腰包“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看支部。”红旗镇结合市委“五个一”活动和“下百村、访千户、进万家”活动,进一步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切实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今,“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已成红旗镇每名干部的必修课,“下基层、解难题、惠民生”则是他们踏访民情,倾力服务民生的真实写照。“一定要把牧场建起来,一定要让群众富起来。”在隋成田的“民情日记”中,他写下了这样的话。他告诉记者,“在‘下百村、访千户、进万家’活动中,县委要求我们每月下基层工作时间不少于4天,并给我们统一印制了‘民情日记’,还建立了检查制度。自从活动开展以来,我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记下重要的事和人,以便更好地为百姓服务。”隋成田说,只要在职,“民情日记”就永远不会中断。钟永贵今年89岁,是一名退伍军人,1952年因病转业回乡务农。由于身体不好,常年吃药打针,日子过得挺紧巴。镇里得知他的情况后,鼓励老人好好养病,并多方协调,将老人送到了林甸敬老院,使老人能安度晚年。红旗镇还把有一定条件发展产业、群众印象较好的党员确定为产业扶持党员示范户,采取无息借贷、技术跟踪服务、加强示范引导等措施,大力开展产业扶持党员示范户活动,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能力。该镇的麻玉江牵头发展高产粮食种植,在产业扶持技术指导组精心指导下,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壮大种植规模,成立了玉米高产农业合作社,今年高产玉米种植面积达3000亩,收入600多万元,成为党员带头致富能手,带动150户村民增收致富。目前,全镇已涌现出了70名党员示范户,两千多户百姓受益。
奶牛挤出小银行 杂豆装船去国外走进红旗镇先进村奶牛场,养殖大户王建国正和技术人员给牛体检。离王建国不远处停着一辆崭新的小轿车。“呦,真带劲儿,这车十万元打不住吧?看来你家的奶牛真是没少给你挣钱啊!”养牛户宋占国围着王建国新买的车转了又转,看了又看“大哥你可别笑话我了,你家的牛也不少啊。”王建国有点儿不好意思。“在红旗镇,百姓们比‘家底’时,看的不是房子多少、地多少,而是看谁家的牛多,谁家的牛产奶多。去年,王建国的500头奶牛产了1250多吨奶,卖了370多万元,买车不是啥难事。”隋成田向记者解释道,在红旗镇,家家养牛,7000多户农民养了2.35万头奶牛,有10头以上奶牛的就有几百家,超过百头的也有几十家。近年来,红旗镇注重畜牧业发展,在奶牛养殖上下了很大功夫,也收到了成效。今年,全镇仅靠养奶牛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达到5400元。为了推进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今年红旗镇在原有基础上,新建两个千头以上奶牛牧场,同时做好伊利5000头奶牛牧场建设的各项服务工作,实现奶牛存栏30000头。红旗镇依托镇内我省最大的杂豆出口企业——庆丰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先后成立了红光、弘兴、永胜3个豆类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了豆类种植产业基地,推行标准化豆类种植。如今,绿豆在红旗镇成了“金豆子”,今年,全镇出口韩国、日本等地的绿豆达1万吨,为百姓创收5200万元。良好的经济环境引得外来企业前来“筑巢”,生产牛初乳的博奥生物科技公司和生产变压器的晨鹤变压器有限公司已在红旗镇生根发芽,每年上缴利税30余万元。小镇居民生活美 公共服务赛城市“10分钟就医圈、10分钟就学圈、10分钟休闲圈”,各项城市功能的导入,使得红旗镇俨然成为一座民生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迷你城市”。“真没想到,住了一辈子土房,到老了居然住上这么好的楼房,这日子过得真是美透了。”10月8日,红旗村刚刚搬入新居的60岁老人张政孝,站在自家阳台上,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居民,心里暖洋洋的。今年6月份,老人的儿子张勇为了让父亲能够安享晚年,特意在镇里买了一套70平方米的楼房。“以前家里条件差,现在手头宽裕了,给老爹买楼住,了却他一辈子的心愿。”张勇向记者说道。百姓腰包鼓了,也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红旗镇在民生事业上花钱那叫个大方。隋成田告诉记者,到去年末,红旗镇规划建设农民住宅楼12栋,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供700户入住,总投资1.1亿元。今年,又投资0.2亿元,规划建设高档社区红旗小区。今年9月1日,作为民生项目重头戏的红旗镇中心小学新校舍正式落成启用。该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项目总投资约700万元,综合配套食堂、篮球场等设施,能容纳学生近400人。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真正把红旗镇打造成宜居的“迷你城市”,红旗镇自去年开始至今已拆迁自然村两个,安置农户96户,腾出了约300亩地。如今,红旗镇已成为林甸县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镇之一。红旗镇党委、政府“苛刻”自己,“勒紧裤袋”谋发展,围绕人做文章打造现代化宜居、宜业新城镇,这一切都被百姓看在眼里。老百姓为有这样的党委和政府以及他们埋头干实事的态度感到满意。隋成田说,作为政府和党员干部,只有赢得百姓的满意才是最大的政绩。红旗镇镇长隋成田说以农养牧以牧促农走出最“牛”致富路隋成田说,“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发展以奶牛养殖为主的特色经济,不断促进红旗镇畜牧产业提档升级,这就是红旗人凭借多年的养牛经验凝聚出来的致富之道。”隋成田说,畜牧业是红旗镇的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主导产业,依托全镇14万亩草原的自然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即使在全国奶牛养殖效益滑坡的大形势下,我们红旗人仍能保住种,卖母不卖犊,去劣留优,逐步将红旗镇打造成全国优质奶源核心基地。去年一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269元,其中畜牧业产值达到3.9亿元,占总产值的65%。针对未来发展,隋成田说,要两手抓,一手抓散养扩量,一手抓牧场建设。大力实施“三进三退”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礼品农业”和“订单农业”,2012年通过招商引资,红旗镇引进伊利公司5000头牧场建设项目和大金牛2000头牧场建设项目。养牛从源头抓起,抓科学饲喂,改变传统的耍长枪、吃不饱,引进先进饲喂技术,采取统收、统储、分喂的方式对泌乳奶牛饲料实施统一配送,全面提高了奶牛饲喂标准和养殖效益,从而引导广大养牛户提升标准化科学饲喂水平。从繁育抓起,引进进口优质冻精,逐步改良和淘汰劣质牛、地产牛。从防疫灭病抓起,强化免疫达到100%,确保种群安全、稳定。如今,全镇共建成奶牛小区(牧场)6个,奶牛存栏20000头,其中成母牛6000头,日产鲜奶近60吨,到2016年全镇将达到户均5头牛,人均年收入将达到14000元。潜力观察产业是富民强镇之本一头奶牛,一捧杂粮,挑起了产业大梁,进而带动全镇兴旺繁荣。这就是红旗镇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产业是富民强镇之本。红旗镇没有大项目,没有大工厂,没有大商场,他们只是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出发,老老实实地干好了两个产业。尽管现在产业还不强,但在记者看来这是非常明智之举。贪多嚼不烂。发展经济和产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能听到或看见,少数地方发展经济不得要领,赶时髦、凑热闹,什么好上什么,什么热上什么,什么大上什么,完全不顾自身实际,弄到最后只能是一锅夹生饭。这样的例子在经济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教训也不在少数。反观红旗镇的决策者,在产业发展上,思路明确,头脑冷静。他们一是抓住伊利乳业进驻大庆、进驻林甸县的大好时机,引导农民发展奶牛业,使之占了全镇经济的半壁江山,达到了产业立和百姓腰包鼓的目的。其义不言自明,围绕龙头企业搞养殖,让千家万户农民牵着“大户”的手。二是利用当地农民有种植绿豆等杂粮的传统,通过公司加品牌等现代市场手段,把小杂粮弄到了国际市场。一个乡镇资源、环境有限,什么都想干,必须是“样样通样样松。”关键要集中心思、人员和财力,干好一两个产业,并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