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和往常一样,威远县碗厂镇屠宰户谭启明又在四处买猪。谭启明感叹道:“现在养猪的农民越来越少了!”十年前,方圆五里内,他就能买到农户养的猪,甚至农民卖猪“还要排着队等他点头”。十年后的今天,他买猪要到四五十里外的地方,反过来还要“求着农民卖猪给他”。谭启明买农户散养生猪难并不是个例。根据内江市畜牧食品局调查显示,2000年以前,我市农户散养生猪比例达80%,而目前全市农户散养生猪比例平均18%,最低一个村仅有5%,最高一个也仅30%。怪事 市场“热”,农民养猪热情却“冷”了笔者近几日走访内江市场发现,内江市场的猪肉零售价格在12~15元/斤左右。“现在的猪肉价格是2013年农历新年以后最高的价格。”东兴区和平桥一农贸市场的商贩告诉笔者,从目前来看,猪肉价格还算可观。市畜牧食品局生产科技科科长钟守明也认为,今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形势良好。他分析说,根据“猪周期”的发展和消费淡旺季的转换规律来看,8月以后生猪价格上升速度加快,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将进入一个高峰期,生猪价格预计在10元/斤以上,猪肉价格预计将回升到20元/斤左右。即使看见猪肉价格形势一路走好,农民的养殖热情却“热”不起来隆昌县云顶镇板栗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养猪原本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可如今养猪的人却在日渐减少。该村村支书曾泽先介绍,村里共440多户人家,包括规模养殖户在内,养猪户才四五十户,比例仅10%多一点。她说:“现在大家不愿意养猪了,即使养猪也是不拿来卖的,而是留来自己吃的‘年猪’……”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东兴区、威远县、隆昌县等地多家农户发现,原本可以养十来头猪的栏舍里现在基本上空了出来,零散地堆着一些杂物,有的甚至还改成了喂鸡、养鸭的地方。探因 农户养猪积极性咋就不高呢?受制于防疫、综合成本等因素,全市大部分生猪散养户认为,生猪养殖在家庭创收中的重要地位已经下降——大约十年前,东兴区顺河镇白云村村民钟林五在家务农,还要养上三四头猪——“全家的经济来源都要指望家里的几头猪”。如今,已在外面打工十年的钟林五,再也没有养猪致富的想法。“现在养一头猪利润最多一两百,还有风险——有可能卖不出去,又或者猪会生病……”钟林五一语道出了农民不愿养猪的心声。“打工比养猪赚钱多得多,而且收入更加稳定!”市中区永安镇新房村村民张泽君也有同样的想法。因为养猪难以赚钱,张泽君和一些村民把土地流转出去给他人搞规模养殖,自己就不再种庄稼和养猪了。钟守明分析认为,农民不愿意养猪,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中青年外出打工,造成农村劳动力缺乏,外出务工者不愿意家里养猪,老年人体力不支更无力养猪卖猪;二是市场风险难以预测。目前我市农村散养生猪仍多数以商品生产为主体,养猪成本相对较高,利润较低;三是疫病风险高。由我市农村散养生猪无技术,一旦面对疫情,农民就束手无策,造成损失难以弥补。除了上述原因外,笔者还了解到,农民养猪积极性低,还在于生猪价格走势长期动荡不定,增强了农户对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警惕性。化解 规模养殖是生猪生产的出路和关键作为村干部,曾泽先亲眼看见村里的粮田变荒地,农户散养生猪“遍地开花”到“缩减成块”。她很担心:“长此下去,村里的养殖业就没人干了……”更多从事生猪销售的人士则更担心猪肉市场价格的稳定性。根据市场规律,生猪养殖户在减少,生猪数量一旦下降,势必推高猪肉价格。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散养生猪的农户少了,规模养殖却在增多,并未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据悉,仅今年上半年我市出栏生猪约230万头,同比增长3.55%左右。目前,规模养殖占全市生猪出栏量的50%以上,预计还将不断增加。钟守明认为,生猪生产的出路和关键在于规模养殖。一方面,规模养殖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市场风险抗御能力;另一方面规模养殖有利于推广应用现代畜牧科技,可以降低养殖技术风险,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前几年,东兴区太安乡万年村养殖大户邓占文建起了标准化养猪场,一年出栏1000多头育肥猪。尽管已成规模,并在猪肉价格低迷的时候能顺利扛过风险,但他也有迷茫的时候。“我们养殖户希望扩大信贷支持,鼓励发展生猪生产。”他说,因为目前养猪生产设施设备越好,生猪生产水平越高,需要资金量越大,效益也越好,因此,他希望增加信贷支持,不断提高规模养猪的科技含量,解决他们规模养殖户面临的共同困难,进一步促进全市生猪生产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