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生猪生产基地在沙地上崛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11  浏览次数:188
核心提示:走近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南哈日干吐嘎查北面沙地中的金锣牧业有限公司50万口生猪基地建设工地,眼前是林立的塔吊和来回穿梭的各
走近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南哈日干吐嘎查北面沙地中的金锣牧业有限公司50万口生猪基地建设工地,眼前是林立的塔吊和来回穿梭的各种施工车辆,好一派火热景象。
  据该公司总经理杨碧泉介绍,基地占地4590亩,总投资8亿元,分三期建成。现一期、二期工程已完工,已引进PIC配套系种猪5000头,建成年产18万吨的饲料加工厂1座。基地的三期工程正在建设中,计划明年全部竣工,2016年可年产生猪近50万头。
  “PIC是全球最大的种猪改良公司,公司选择的种猪适合东北地区气候,屠宰率能达到83%,饲料报酬率和产子率高,2.65斤饲料就能让种猪长1斤肉。”杨碧泉说。
  为什么把基地建在沙地上?“主要是为了防疫。这里耕地少,人员流动性小,从根本上避免了人畜交叉感染的发生。厂房内部也坚持人畜分离的原则,实行封闭式管理,一般人员、牲畜都禁止随意在基地内走动,就连生猪运输和种猪进厂的车道都是分离的。”他的一番话,解开了记者的疑问。
  大林镇西三合村村民陈建国有着10多年养猪经验,和其他养猪户一样,基地开工以来就把目光盯上了这里:“希望将来把养的猪卖给金锣或者是与金锣合作,用他们提供的技术,按照他们的标准养猪,依靠金锣让我们发家致富!”
  杨碧泉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众食品消费正由追求数量的温饱型向追求质量安全的小康型转变,所需要的是安全、卫生、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金锣牧业要走科学发展的路子,就是要在经营上实现产业化,饲料厂、生猪养殖形成闭环产业,生产上实行标准化、规模化和循环化、自动化,秉承“一切为人类健康”的绿色理念,向着“播种绿色、护佑健康、创造和谐”的产业梦想不懈努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