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市动物防疫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业务部门的努力下,各项防控措施均落实到位,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水平和效果明显提高,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免疫密度均达到100%。半年多来,动物防疫工作充分体现了集中免疫密度高、防疫措施主动得力、防控物资储备充足、防控经费落实到位的特点。截止目前,全市无高致病性禽流感、亚洲Ⅰ型口蹄疫、“○”型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奶牛“两病”监测工作全面开展
按照《巴彦淖尔市奶牛结核病、布鲁氏杆菌病区域净化方案》要求,我市奶牛“两病”检测工作从4月底开始,到目前,乌后旗、乌中旗、乌前旗检测工作已全面结束,临河区、杭锦后旗已完成年内50%的检测任务,磴口县、五原县、市农垦局正在检测中。截止目前,全市共检测奶牛27756头,检出的阳性奶牛已隔离饲养,急待筹集扑杀补贴资金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加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防控工作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形势,各级农牧部门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了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严格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理”的总体要求,全面顺利地完成了各项防疫任务。当前正处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高发季节,全市至上而下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当作头等大事,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加大防控经费投入。乌前旗紧急拨付17万元专项防控经费,乌后旗、市农垦局也分别筹集了一定数额的防控经费用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其他各地也积极主动,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严防疫情的发生;二是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各地于7月20日前认真开展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集中监测。各地充分发挥疫情测报体系和村级疫情报告员作用,加大生猪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做好预警预报工作;三是加强消毒灭源工作。在高温消毒灭源的良好季节,各地积极组织消毒药品,对重点村社和交通要道开展环境与圈舍消毒,有效防止了野毒感染;四是正确把握舆论宣传导向。各地利用新闻媒体,采取不同形式加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政策和措施的知识宣传。同时,组织专家深入村社积极开展防治技术咨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疫意识,消除群众恐慌心理;五是严格检疫监管,加强对牲畜调运、交易和屠宰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调运动物报批报检制度,对病死猪采取严格的“四不准一处理”措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六是做好重点地区免疫工作。目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新型疫苗陆续调入我市59.6万毫升,已投放到重点地区开展注射工作。由于疫苗供求紧张,自治区计划调拨,我市进展情况虽然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但进展仍显缓慢。现全市存栏猪约32.9万口,截止2007年8月16日已免疫7万多口,其他应免疫猪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
三、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为确保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自治区要求,我市专门成立了畜产品安全整治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全市工作,从6月初开始,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1050人(次),查规模养殖户65户、屠宰场和肉联厂60家、肉食摊点1120家,检疫过往车辆30辆(次),检查诊疗机构125家,查处违法案件25起,立案2起,出动宣传车6辆,设置宣传栏20幅,发放传单2万份。该活动充分保障了我市“迎大庆”期间的畜产品安全,确保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四、清理整顿兽药市场,保证农牧民用药安全
8月13日-8月16日市兽医站有关人员对我市兽药市场进行了突击检查,共检查了15家兽药经营企业、9家动物诊疗机构和3个旗县区兽医站,重点检查了兽药管理部门和经营企业的记录等文字材料;2007年兽药市场整治方案落实情况;中国农业大学兽药厂生产的“蓝耳病变异株活疫苗”等非法假疫苗经营情况;禁用兽药、GMP未通过兽药及金刚烷胺等抗病毒药的清缴情况;过期文号、假劣兽药的清缴情况;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及疫苗供应使用情况;违法案件查处情况。通过检查,共查出未通过GMP认证药品2个品种25盒,过期不合格药品5个品种34盒,禁用抗病毒类药物77盒(袋),人用药3个品种77盒,货值698元,全部进行了没收和销毁处理,检查中未发现有中国农业大学兽药厂的“蓝耳病变异株活疫苗”及其它兽用生物制品在我市销售,各地兽医站疫苗使用情况良好,较好地保证了农牧民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