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热带丛林地区,一项意在将当地稀有的猪肉品种“小耳猪”,以及“茶花鸡”推向市场的探索,弥合了农民养殖户的经营风险。这便是在“企业+合作社+专业养殖农户”模式基础上,以设立基金的方式,鼓励更多农户,乃至贫困农户也参与到小耳猪和茶花鸡的养殖中来。这样的探索也是西双版纳州打造“生态立州”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战略过去十年间,中国的肉类消费增长强劲,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肉类消费来自中国。然而,与此同时,中国肉类食品安全问题此起彼伏,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追求绿色生态食品成为消费的新潮流。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明天”论坛上表示,云南省生态环境资源十分优越,未来应将保护和开发有机结合,科学推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让边疆群众得实惠。西双版纳把“生态立州”列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六大战略之首,提出在全省率先建设生态州的目标。到2015年,力争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培育5户以上年产值达亿元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当地特产的小耳猪和茶花鸡为例,在2006年农业部第29号公告中,小耳猪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茶花鸡也在2006年、2009年分别列入云南省级和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品种。但小耳猪年产不足2万头,茶花鸡在西双版纳州也只有20万羽,这些珍贵的生态食品就算在云南当地都一物难求。因此2007年起,西双版纳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小耳猪保种与产业化开发,还编制了《西双版纳滇南小耳猪2009年~2015年发展规划》,以促进小耳猪产业发展。基金创新除了增加投入,西双版纳也在探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公司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用科学化、标准化手段创建品牌,打造滇南小耳猪品牌。成立于2013年5月的曼飞龙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公司——通过选择与西双版纳州的农业合作社及农户合作,让当地农户规模饲养小耳猪以及茶花鸡,并指导当地农民在原生态环境中建设家庭农场,然后对小耳猪和茶花鸡进行收购。经过专业屠宰冷冻包装以后,将运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销售。据西双版纳曼飞龙生态产业开发公司(下称“曼飞龙”)董事长曾高伟介绍,他们在西双版纳全州范围内精挑细选的合作社,每一合作社由几十户到上百户农户组成,技术人员帮助合作社制定规范、严格生态养殖、养殖疾病防治、保护环境等。而为了减轻农户的养殖风险,让贫困的农户也能参与进来,曼飞龙计划设立三个基金来扩大养殖规模。曾高伟进一步介绍说,上述基金分为:一是免息贷款基金,帮助特别贫困的农户贷款购买仔猪、鸡苗,改善舍房及环境;二是风险控制基金,分担农户在养殖过程中因疫情、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造成的损失;三是预付款基金,对诚实守信的合作社和农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提前支付一定比例的预付款,让他们放心饲养。曾高伟表示,为确保产品质量,公司还建立起一套可追溯的管理体系,对屠宰、加工、包装各环节、流水线关键点进行控制,坚持把品质管理贯穿到饲养、生产、检测、仓储及配送的全过程,以打造一条高效规范的完整产业链。目前,曼飞龙公司已推广“小耳猪”8万头、“茶花鸡”20万羽,建立起高品质的养殖加工体系,主打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