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禽流感疫情侵袭下,家禽养殖业很“受伤”。记者日前来到安徽霍邱县岔路镇草楼村了解到,作为这个村的支柱产业之一,家禽养殖受益于市场的逐渐恢复,笼罩在身的禽流感阴影日渐消散,但由此带来的产业发展启示值得关注。
在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大别山片区霍邱县,草楼村被确定为脱贫整村推进点。该村党支部书记邵三军告诉记者,这个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其中养殖大户28户,养鸡3万只以上的6户。“养鸡让村里许多户脱了贫,而牵头成立合作社的时英勇是本村的养鸡带头人。”
记者来到时英勇家时,他正在饲料搅拌机前忙活着。“前几天刚出栏了一批肉鸡,现在还存栏2万多只,生长快到20天了。”他说,所喂得饲料要从小料转换到中料,就用这个搅拌机搅拌下。
时英勇已有20年左右的养殖经历,新世纪以来,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和养殖效益的显现,示范带动的群众也越来越多,但却普遍遇到资金短缺、市场波动大、技术要求高等障碍。2008年,他牵头成立红光家禽养殖合作社,成员大都是年出栏2万只以上的大户。
记者采访了解到,因遵循“五统一”原则,即统一购苗、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技术和统一销售,红光家禽养殖合作社发展逐渐壮大,高峰时成员达120余户,辐射至周边5个乡镇。依靠合作社的示范带动,草楼村形成了养殖业这一特色支柱产业。
然而,今年3月底爆发的禽流感疫情,给不少养殖户带来“灭顶之灾”。时英勇向记者介绍说,合作社最大的一户赔了近5万元。“约有5户把赚了几年的钱都赔进去了,无奈之下外出打工了。”
随着疫情的逐步减弱,当前市场交易已逐渐回归正常。反思家禽养殖业发展,一些养殖户说,规模化养殖是现实选择。现在农民建育秧工厂、蔬菜大棚均有一定补贴,但投资建养鸡大棚却没有补贴。他们希望国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可选取合作社或大户进行专项补贴。
禽流感疫情期间,合作社成员时英学亏了1万多元。“现在家禽养殖属于‘高投入、高风险、低收益’行业。”他说,规模养殖还面临着融资难,一般年出栏万只以上的要投资10多万元,而由于没有抵押物,难以从银行贷到款,制约了养殖户扩大规模、快速发展。
“为给养殖户吃下‘定心丸’,相关部门应探索开发家禽保险产品。”时英勇等呼吁,如一旦遭遇病毒类、细菌类、寄生虫类疾病,能得到保险理赔,从而最大限度保障养殖户利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