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似乎是黄羽肉鸡行业最艰辛的一年,比如说自4月份H7N9爆发以来社会各界对活鸡销售方式提出了质疑,在7月份H7N9逐渐消退时河北廊坊再现一例人感染H7N9病毒,再比如祖代种鸡产能过剩等等。面对黄羽肉鸡行业这几大突出问题,究竟如何突围?
7月23日下午,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研究员宫桂芬在“2013中国畜行业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会”作报告时表达了她的观点。她认为,黄羽肉鸡行业应积极开拓屠宰和深加工,以减产稳规模来应对祖代种鸡产能过剩,除此之外,还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开拓屠宰和深加工以活鸡形式进行生产销售,局域性强的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H7N9事件、疫病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等。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企业创品牌、求长远发展的阻力。因此,宫桂芬建议要各方要积极推动开拓屠宰和深加工。从企业层面上看,一要有屠宰和冷库,加大研发力度,创新产品加工工艺;二要开发出更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系列产品。
从政府层面上看,要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和扶持黄羽肉鸡屠宰深加工课题。寻找合适的企业和值得推广的产品,立项并投入专项资金,配合宣传,想方设法促进产业升级。从协会层面上看,牵头面向社会大众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重点在两方面,一为行业宣传,重在科普;二为慢速型黄羽肉鸡深加工产品的宣传,从深层次开发我国宝贵的黄羽肉鸡地方资源。稳规模应对产能过剩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黄羽肉鸡祖代种鸡存栏量呈现出阶梯式递增的趋势,经推算,上半年全国祖代种鸡平均存栏量为142.02万套,与2012年全年的130.74万套相比,增加了8.63个百分点。很多养殖企业扩增祖代种鸡的投苗数量,将赌注压到明年的市场行情上。因此目前的祖代种鸡产能是过剩的,种鸡产能过剩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延长市场低迷期。宫桂芬再次从企业、政府和协会三个角度给出了建议。从企业角度上看,适当减产,减少损失。更多的从提升产品质量上做文章。
从政府角度上看,加强对于黄羽肉鸡祖代场的监管,提高黄羽肉鸡行业的育种水平,尤其是慢速型黄羽肉鸡的育种水平,减少不同代次种鸡混用现象发生,使祖代与父母代种鸡之间代次分明。从协会角度上看,继续密切关注全行业生产情况,及时预警。“公司+农户”模式待升级 行业准入门槛亟需提高宫桂芬分析指出,“公司+农户”是我国黄羽肉鸡行业生产的传统模式,有些地区已升级向“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家庭)农场+农户”等方向转变,大大提高了养殖现代化水平。但也有部分地区仍采用最原始的“公司+农户”模式运作,在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不严谨的地方,产品质量水平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因此她认为,企业要升级养殖模式,提高合作农户的养殖标准,从而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公司+农户”模式为千万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在推动行业发展乃至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多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部门宜对该模式下运作的企业以资金和他政策方面的扶持,以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行业发展水平。
行业性协会要对 “公司+农户(场)”运作模式进行专题调研研究,综合各地的养殖模式标准,分析各种养殖合作模式的优劣,为产业模式的进一步升级献策献计,从而推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