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生猪价格的上涨与下跌属正常范围,符合生猪生产和市场消费的客观规律,这是生产规律和消费规律失衡所引起的,这也是生猪生产模式的改变,通过规模化生产以后形成的自然规律。所以,不必过分地炒作和用不科学、不实际的手段去干预,这会导致真正的问题解决不了,可能会越管越“乱”。饲养模式的改变传统的生猪生产和市场消费是匹配的,它是长期自然形成的,没有任何人为因素,属市场行为。春季农户购买仔猪,育肥至年底(春节)销售或屠宰,到第二年的春天农历二月以后(三月中旬)又再次购买仔猪,这就是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同时,市场消费与生产基本同步,除城市居民需要大量的肉类消费以外,农村居民也有少量的肉类消费。每到春节,农户养的猪会屠宰掉,一部分自己食用,剩余的卖掉,这种消费属于市场自然调节,不视为产品及商业行为。此外,农户养猪所需的饲料,几乎不计成本,大多为一些残茶剩饭、下脚料和草或农作物秸秆,也不是什么“产业”。据此,生产和消费是平衡的,不存在所畏的供求关系,所以对经济和社会影响不大。
如今,现代化生猪生产已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严格的讲,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以前是季节性生产,现在是全年均衡生产。虽然消费市场也呈现了全年消费,但是春节前的突击消费和春节后消费减少的规律并没有彻底改变,但规模化养猪场正常出栏,从而出现了消费减少、生产正常的现象。因此,形成了每年的2月下旬到4月上旬,这两个月左右的生猪价格低谷期,其主要原因就是生产正常,消费减少,出现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跌。两三年一个周期的必然性决定生猪供应因素有两个:生产母猪的存栏量(产能)和疫病。基础产能虽然可以统计和预测,但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不好预测。当母猪存栏没有减少或增加时,出栏肥猪却相对减少了,其原因是病死猪增多造成的。再者,中国的养猪量太大,生产和市场情况更为复杂,预测更为艰难。另外,为何预测不准的重要因素是生猪生产制造过程的特殊性——生物制造过程。即:母猪怀孕平均114天不可人为控制;生长速度虽然有快慢也不可人为地控制。两个不可控制决定了它的制造过程不但长且不可变。为什么三年一个价格周期也是必然的:母猪怀孕约4个月,仔猪出生至出栏约需6个月(100公斤),总计约10个月(300天)。所以说,今天发生的供应问题是10个月以前造成的,如要解决今天发生的问题,需再过10个月后才能显现出来,然后再经过一年的调整期。所以就出现了一年供大于求(赔),一年供不应求(赚),一年供求相对平衡(不赔不赚)的规律。如在此周期过程中发生一次大的疫情,就打乱了规律,相对延长或缩短周期,或是出现剧烈波动。但它的周期是改变不了的。这是生猪规模化、工厂化生产以后形成的规律。造成波动的条件是供与求。生猪生产模式可以人为控制,但销费和疫病是不可控的。因此出现了越补越波动,越管越乱的结果。很显然,我们今天吃的肉是300天以前就开始制造,猪价高了人们就多养母猪,上市猪仔(一年以后)供应增加;价降了就少养母猪,上市猪仔(一年以后)供应就减少,再通过一年的调整期。从而形成了一个规律——三年一个周期。这300天(一年)对一产品的制造过程来说是慢长的,其间会受社会、金融、粮食、气候、疫病等多方面影响,同时也说明,牵强地把生猪价格与物价通胀联系起来更是不科学的,甚至有时是荒唐的。养猪业已不是农村农民的家庭副业,其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产业,而且形成了原材料(粮食)-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科学技术支持,可以说养猪业已成为“没有钱做不大,没有技术做不强,没有科学管理做不好,没有政府支持做不稳”的企业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市场化销售,以赢利为目的的现代化产业。解决的方法市场调节: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没有哪个产业是能靠政府长期拿钱买着产品生存的,只有让市场自然调节才能回归理性。每当生猪生产供应触及到了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物价的问题时,它的作用往往是被人为地放大了。其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彻底的市场化才行。政府扶持:目前,我国的生猪生产能力(母猪存栏)已能满足我国猪肉销费市场的需要。其主要影响因素来自疫病和生产效率低,从而导致有时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从生产角度讲,我们应从提高单产和保成活率上下功夫,不要再盲目地扩大生产规模。当生猪价格下降时,可由国家补贴损失;当生猪价格上涨至消费者不能承受时,则由国家投放冻储或进口猪肉以快速调节市场,这样既能起到调节物价,又能保障社会稳定供应的作用。生猪、猪肉价格的涨与跌属正常自然规律,应该更多地让市场去调节,让自然去选择,根本不存在“谁之过”的问题。以上乃笔者在从事养猪业几十年来总结的一点感受和看法,仅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