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新正在测酸奶温度在伊利有这样一群人,专为产品的流通保驾护航。他们时常穿梭于各类超市、大小商铺,将日期不新鲜、包装不洁净等产品果断地拿下货架。处理这一个个看似琐碎繁杂的细节,却是保证优质乳品走进千家万户的必由之途。近日,记者走进伊利金山酸奶工厂,在流通品保员的引领下,实地体验了乳品企业对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的保驾护航。
出库前要检查产品“体温”记者了解到,真正的流通并非单指运输。产品从生产线上下来,即进入流通备战状态,保存状态、温度等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伊利酸奶出库前首先要经过“体温”检查。7月7日8时,记者来到伊利金山酸奶工厂。该工厂生产的产品辐射内蒙古、山西、宁夏、甘肃、青海等8个省区,所有产品均以最快速度发往周边辐射区域。此处的产品仓库紧邻生产车间,占地2500多平方米,能够一次性存放300吨酸奶。记者踏入仓库内,一股冷气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打个寒战。
墙上挂着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1摄氏度。在仓库一角,堆放着十几垛杯装酸奶,计划在当日运往市场。“低温保存是酸奶保鲜的首要条件。产品从生产线上下来是温热的,温度必须降到10摄氏度以下才能出库。”负责流通检查的工作人员王永新对记者说。当日10时30分,一批杯装酸奶装上冷链车,运往呼和浩特市的各大超市。冷链车上装有GPS温度监控仪,伊利工作人员通过信息系统,可全程监控运输车内的温度。产品运到目的地后,仍要经过温度检测才被接收。记者了解到,伊利酸奶的流通品保员们每月会对全国约20个重点城市、20多条物流线路、400个产品售卖终端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即刻要求整改。
同时,伊利在全国各地的直营物流库房安装了温度监控系统,坐在总部的电脑前便可时时监控。全面检查终端市场7月7日13时许,记者跟随王永新来到位于呼和浩特市凯德MALL三层的华联超市。销售终端直接对接消费者,如何妥善处理每个细节体现着生产企业对消费者的态度。温度,是首要检查的项目。在华联超市的乳品售卖专区,各类伊利酸奶摆放在正方形的货架上,记者将手置于货架上方,能感觉到隐隐而散的冷气。“这是冷柜,冷气从下边散上来,让产品保鲜。”说着,王永新移开几包产品,将温度计伸向冷柜内部,“10摄氏度以下是合格的。”片刻,他将温度计取出,上边显示7.6摄氏度。照此做法,王永新对周围的几个酸奶冷柜一一验过。生产日期新鲜与否、包装是否破损或有污渍、包装袋的塑封切口是否齐整,这些细节都是王永新要检查的项目。如发现不符合要求之处,他便会果断地将其拿下货架。在一个摆满产品的冷柜上,王永新发现几盒“躺着”的帕瑞缇酸奶,他见状立刻叫来导购。“后发酵产品只能立放,否则会导致产品状态不稳,出现渗水等问题。”王永新边说边把躺放的帕瑞缇立放在货架上。记者得知,酸奶按照制作工艺分为搅拌型和凝固型,杯装、桶装类质地为糊状者为搅拌型酸奶;帕瑞缇、天然牧场类产品则属于凝固型。这类酸奶是将半成品灌装完毕后,置于合适的环境中完成发酵,因而成品状态稳固,呈凝胶状。但其保存状态要求甚严,否则会影响产品状态和口感。
1小时便知货品流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直以来,伊利集团以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全方位、全链条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在产品流通环节,伊利建立了覆盖全国的ERP网络系统,通过规范物流承运商、经销商产品出入库信息记录等在线适时跟踪产品流转去向,旗下液态奶、奶粉、酸奶、冷饮四大类产品的流通均在完备的管理体系之内,最多1小时便知产品流向。这既可确保产品质量,也可以有效召回已上市的问题产品。不过,市场环境的短板却给流通品保形成些许阻力。记者在与王永新走访市场时发现,部分个体商铺顾虑成本,并未使用冰箱保存酸奶等冷藏类产品。王永新告诉记者,市场环境和商家意识的提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一大砝码,但在许多二三线城市,传统通路向现代通路的过渡还需时日。伊利作为中国乳业的龙头企业,肩负着引导、培养正确消费习惯的责任。多年来,伊利集团持续加大“三冷建设推进符合率”,即终端冷风柜投放、经销商冷库建设、冷藏车改装。为让传统通路的经营业主树立正确的流通观念,伊利持续对其免费投放冷风柜,今年仅前两季度便在呼和浩特地区投放冷风柜400多台。产品流通,已被众多食品生产企业视为确保产品品质的最后一道关口,把好流通关与守好生产关一样至关重要。